哪年美国提出可编程控制器概念

可编程控制器最早是由哪个国家什么时候研制出的

美国数字设备公司发明PLC

发展历史

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的要求;

1969 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研制出了第一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DP—14 ,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试用成功,首次采用程序化的手段应用于电气控制,这是第一代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称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PLC。

1969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台PDP-14;

1971年,日本研制出第一台DCS-8;

1973年,德国西门子公司(SIEMENS)研制出欧洲第一台PLC,型号为SIMATIC S4;

1974年,中国研制出第一台PLC,1977年开始工业应用。

可编程控制器和PLC是不是一个概念

不是

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英文全称:Programmable Controller), 它经历了可编程序矩阵控制器PMC、可编程序顺序控制器PSC、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英文全称: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和可编程序控制器PC几个不同时期。为与个人计算机(PC)相区别,现在仍然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这个老名字。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控制器几种编程语言以及它们的特点

有五种主要编程语言:1、梯形图 2、语句表 3、功能块图 4、顺序功能图 5、结构化文本。

各种编程语言的特点为:

1、梯形图:

(1)是一种图形语言,沿用传统控制图中的继电器触点、线圈、串联等术语和一些图形符号构成。

(2)梯形图中触点只有常开和常闭,触点可是PLC输入点接的开关,也可以是PLC内部继电器的触点或内部寄存器、计数器等状态。

(3)梯形图中的触点可以任意串并联,但线圈只能并联不能串联。

(4)内部继电器、计数器、及川启等不能直接控制外部负载,只能作为中间结果供CPU内部使用。

2、语句表:

(1)利用助记符号表示操作功能,具有容易记忆,便于掌握等特点。

(2)在编程器的键盘上就可以进行编程设计。

(3)一般PLC的梯形图和语句表可以相互装换。

3、功能模块:

(1)以功能模块为单位。冲控制功能入手,使控制方案的分析或理解变得容易。

(2)功能模块是用图形化的方式描述功能,他的直观性大大方便设计人员的编程和组态。

4、顺序功能图:

(1)以功能为主线、条例清晰,便于对程序操作的理解和沟通。

(2)对大型的程序,可分工设计,采用较为灵活的程序结构,可节省程序设计时间和调试时间。

(3)常用于系统规模较大、程序关系复杂的理解和沟通。

(4)整个程序的扫描时间有其他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的程序的扫描时间大大缩短。

5、结构化文本:

(1)采用高级语言进行编程,可以完成比较复杂的控制运算。

(2)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知识和编程技巧,对编程人员要求较高。

(3)直观性和易操作性相对差。

(4)常被用于采用功能模块等其他语言较难实现的一些控制功能的实施。

哪年美国提出可编程控制器概念 1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

1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

第一章 可编程控制器简介

可编程控制器是60年代末在美国首先出现,当时叫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以执行逻辑判断、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PLC的基本设计思想是把计算机功能完善、灵活、通用等优点和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控制器的硬件是标准的、通用的。根据实际应用对象,将控制内容编成软件写入控制器的用户程序存储器内。控制器和被控对象连接方便。

随着半导体技术,尤其是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到70年代中期以后,PLC已广泛地使用微处理器作为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模块和外围电路也都采用了中、大规模甚至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这时的PLC已不再是逻辑判断功能,还同时具有数据处理、PID调节和数据通信功能。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算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微处理器的优点。

可编程控制器对用户来说,是一种无触点设备,改变程序即可改变生产工艺,因此可在初步设计阶段选用可编程控制器,在实施阶段再确定工艺过程。另一方面,从制造生产可编程控制器的厂商角度看,在制造阶段不需要根据用户的订货要求专门设计控制器,适合批量生产。由于这些特点,可编程控制器问世以后很快受到工业控制界的欢迎,并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可编程控制器已成为工厂自动化的强有力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PLC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多种多样,但其组成的一般原理基本相同,都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结构。通常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RAM、ROM)、输入输出单元(I/O)、电源和编程器等几个部分组成。

1.中央处理单元(CPU)

CPU作为整个PLC的核心,起着总指挥的作用。CPU一般由控制电路、运算器和寄存器组成。这些电路通常都被封装在一个集成电路的芯片上。CPU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与存储单元、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连接。CPU的功能有以下一些:从存储器中读取指令,执行指令,取下一条指令,处理中断。

2.存储器(RAM、ROM)

存储器主要用于存放系统程序、用户程序及工作数据。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存放工作数据的存储器称为数据存储器。常用的存储器有RAM、EPROM和EEPROM。RAM是一种可进行读写操作的随机存储器存放用户程序,生成用户数据区,存放在RAM中的用户程序可方便地修改。RAM存储器是一种高密度、低功耗、价格便宜的半导体存储器,可用锂电池做备用电源。掉电时,可有效地保持存储的信息。EPROM、EEPROM都是只读存储器。用这些类型存储器固化系统管理程序和应用程序。

3.输入输出单元(I/O单元)

I/O单元实际上是PLC与被控对象间传递输入输出信号的接口部件。I/O单元有良好的电隔离和滤波作用。接到PLC输入接口的输入器件是各种开关、按钮、传感器等。PLC的各输出控制器件往往是电磁阀、接触器、继电器,而继电器有交流和直流型,高电压型和低电压型,电压型和电流型。

4.电源

PLC电源单元包括系统的电源及备用电池,电源单元的作用是把外部电源转换成内部工作电压。PLC内有一个稳压电源用于对PLC的CPU单元和I/O单元供电。

5.编程器

编程器是PLC的最重要外围设备。利用编程器将用户程序送入PLC的存储器,还可以用编程器检查程序,修改程序,监视PLC的工作状态。除此以外,在个人计算机上添加适当的硬件接口和软件包,即可用个人计算机对PLC编程。利用微机作为编程器,可以直接编制并显示梯形图。

二、PLC的工作原理

PLC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在PLC中用户程序按先后顺序存放,CPU从第一条指令开始执行程序,直到遇到结束符后又返回第一条,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PLC的扫描过程分为内部处理、通信操作、程序输入处理、程序执行、程序输出几个阶段。全过程扫描一次所需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当PLC处于停状态时,只进行内部处理和通信操作服务等内容。在PLC处于运行状态时,从内部处理、通信操作、程序输入、程序执行、程序输出,一直循环扫描工作。

1.输入处理

输入处理也叫输入采样。在此阶段,顺序读入所有输入端子的通端状态,并将读入的信息存入内存中所对应的映象寄存器。在此输入映象寄存器被刷新。接着进入程序执行阶段。在程序执行时,输入映象寄存器与外界隔离,即使输入信号发生变化,其映象寄存器的内容也不会发生变化,只有在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处理阶段才能被读入信息。

2.程序执行

根据PLC梯形图程序扫描原则,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步序,逐句扫描,执行程序。遇到程序跳转指令,根据跳转条件是否满足来决定程序的跳转地址。从用户程序涉及到输入输出状态时,PLC从输入映象寄存器中读出上一阶段采入的对应输入端子状态,从输出映象寄存器读出对应映象寄存器,根据用户程序进行逻辑运算,存入有关器件寄存器中。对每个器件来说,器件映象寄存器中所寄存的内容,会随着程序执行过程而变化。

3.输出处理

程序执行完毕后,将输出映象寄存器,即器件映象寄存器中的Y寄存器的状态,在输出处理阶段转存到输出锁存器,通过隔离电路,驱动功率放大电路,使输出端子向外界输出控制信号,驱动外部负载。

三、PLC编程语言

1.梯形图编程语言

梯形图沿袭了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形式,它是在电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继电器、接触器逻辑控制基础上简化了符号演变来的,形象、直观、实用。

梯形图的设计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梯形图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每一逻辑行起始于左母线,然后是触点的串、并联接,最后是线圈与右母线相联。

(二)梯形图中每个梯级流过的不是物理电流,而是“概念电流”,从左流向右,其两端没有电源。这个“概念电流”只是形象地描述用户程序执行中应满足线圈接通的条件。

(三)输入继电器用于接收外部输入信号,而不能由PLC内部其它继电器的触点来驱动。因此,梯形图中只出现输入继电器的触点,而不出现其线圈。输出继电器输出程序执行结果给外部输出设备,当梯形图中的输出继电器线圈得电时,就有信号输出,但不是直接驱动输出设备,而要通过输出接口的继电器、晶体管或晶闸管才能实现。输出继电器的触点可供内部编程使用。

2.语句表编程语言

指令语句表示一种与计算机汇编语言相类似的助记符编程方式,但比汇编语言易懂易学。一条指令语句是由步序、指令语和作用器件编号三部分组成。

3.控制系统流程图编程图

控制系统流程图是一种较新的编程方法。它是用像控制系统流程图一样的功能图表达一个控制过程,目前国际电工协会(IEC)正在实施发展这种新式的编程标准。

第二章 基本指令简介

基本指令如表所示

名 称

助记符

目 标 元 件

说 明

取指令

LD

I、Q、M、SM、T、C、V、S、L

常开接点逻辑运算起始

取反指令

LDN

I、Q、M、SM、T、C、V、S、L

常闭接点逻辑运算起始

线圈驱动指令

=

Q、M、SM、T、C、V、S、L

驱动线圈的输出

与指令

A

I、Q、M、SM、T、C、V、S、L

单个常开接点的串联

与非指令

AN

I、Q、M、SM、T、C、V、S、L

单个常闭接点的串联

或指令

O

I、Q、M、SM、T、C、V、S、L

单个常开接点的并联

或非指令

ON

I、Q、M、SM、T、C、V、S、L

单个常闭接点的并联

置位指令

S

I、Q、M、SM、T、C、V、S、L

使动作保持

复位指令

R

I、Q、M、SM、T、C、V、S、L

使保持复位

正跳变

ED

I、Q、M、SM、T、C、V、S、L

输入信号上升沿产生脉冲输出

负跳变

EU

I、Q、M、SM、T、C、V、S、L

输入信号下降沿产生脉冲输出

空操作指令

NOP

使步序作空操作

一、标准触点 LD、A、O、LDN、AN、ON、

LD,取指令。表示一个与输入母线相连的常开接点指令,即常开接点逻辑运算起始。

LDN,取反指令。表示一个与输入母线相连的常闭接点指令,即常闭接点逻辑运算起始。

A,与指令。用于单个常开接点的串联。

AN,与非指令。用于单个常闭接点的串联。

O,或指令。用于单个常开接点的并联。

ON,或非指令。用于单个常闭接点的并联。

二、正、负跳变 ED、EU

ED,在检测到一个正跳变(从OFF到ON)之后,让能流接通一个扫描周期。

EU,在检测到一个负跳变(从ON到OFF)之后,让能流接通一个扫描周期。

三、输出 =

=,在执行输出指令时,映像寄存器中的指定参数位被接通。

四、置位与复位指令S、R

S,执行置位(置1)指令时,从bit或OUT指定的地址参数开始的N个点都被置位。

R,执行复位(置0)指令时,从bit或OUT指定的地址参数开始的N个点都被复位。

置位与复位的点数可以是1-255,当用复位指令时,如果bit或OUT指定的是T或C时,那么定时器或计数器被复位,同时当前值将被清零。

五、空操作指令NOP

NOP指令不影响程序的执行,执行数N(1-255)。

第三章 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设计规则

1.触点的安排

梯形图的触点应画在水平线上,不能画在垂直分支上。

2.串、并联的处理

在有几个串联回路相并联时,应将触点最多的那个串联回路放在梯形图最上面。在有几个并联回路相串联时,应将触点最多的并联回路放在梯形图的最左面。

3.线圈的安排

不能将触点画在线圈右边,只能在触点的右边接线圈。

4.不准双线圈输出

如果在同一程序中同一元件的线圈使用两次或多次,则称为双线圈输出。这时前面的输出无效,只有最后一次才有效,所以不应出现双线圈输出。

5.重新编排电路

如果电路结构比较复杂,可重复使用一些触点画出它的等效电路,然后再进行编程就比较容易。

6.编程顺序

对复杂的程序可先将程序分成几个简单的程序段,每一段从最左边触点开始,由上之下向右进行编程,再把程序逐段连接起来。

可编程控制器程序设计语言哪几种

在可编程控制器中有多种程序设计语言。

1.梯形图语言、2.布尔助记符语言、3.功能表图语言、4.功能模块图语言及5.结构化语句描述语言等。

梯形图语言和布尔助记符语言是基本程序设计语言,它通常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用这些指令可以完成大多数简单的控制功能,例如,代替继电器、计数器、计时器完成顺序控制和逻辑控制等,通过扩展或增强指令集,它们也能执行其它的基本操作。功能表图语言和语句描述语言是高级的程序设计语言,它可根据需要去执行更有效的操作,例如,模拟量的控制,数据的操纵,报表的报印和其他基本程序设计语言无法完成的功能。功能模块图语言采用功能模块图的形式,通过软连接的方式完成所要求的控制功能,它不仅在可编程序控制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集散控制系统的编程和组态时也常常被采用,由于它具有连接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等特点,为广大工程设计和应用人员所喜爱。

根据可编程器应用范围,程序设计语言可以组合使用,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是:

梯形图程序设计语言

布尔助记符程序设计语言(语句表)

功能表图程序设计语言

功能模块图程序设计语言

结构化语句描述程序设计语言

梯形图与结构化语句描述程序设计语言

布尔助记符与功能表图程序设计语言

布尔助记符与结构化语句描述程序设计语言

1、梯形图(Ladder Diagram)程序设计语言

梯形图程序设计语言是用梯形图的图形符号来描述程序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采用梯形图程序设计语言,程序采用梯形图的形式描述。这种程序设计语言采用因果关系来描述事件发生的条件和结果。每个梯级是一个因果关系。在梯级中,描述事件发生的条件表示在左面,事件发生的结果表示在后面。

梯形图程序设计语言是最常用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它来源于继电器逻辑控制系统的描述。在工业过程控制领域,电气技术人员对继电器逻辑控制技术较为熟悉,因此,由这种逻辑控制技术发展而来的梯形图受到了欢迎,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梯形图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是:

(1)与电气操作原理图相对应,具有直观性和对应性;

(2)与原有继电器逻辑控制技术相一致,对电气技术人员来说,易于撑握和学习;

(3)与原有的继电器逻辑控制技术的不同点是,梯形图中的能流(Power FLow)不是实际意义的电流,内部的继电器也不是实际存在的继电器,因此,应用时,需与原有继电器逻辑控制技术的有关概念区别对待;

(4)与布尔助记符程序设计语言有一一对应关系,便于相互的转换和程序的检查。

2、布尔助记符(Boolean Mnemonic)程序设计语言

布尔助记符程序设计语言是用布尔助记符来描述程序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布尔助记符程序设计语言与计算机中的汇编语言非常相似,采用布尔助记符来表示操作功能。

布尔助记符程序设计语言具有下列特点:

(1)采用助记符来表示操作功能,具有容易记忆,便于撑握的特点; (2)在编程器的键盘上采用助记符表示,具有便于操作的特点,可在无计算机的场合进行编程设计;

(3)与梯形图有一一对应关系。其特点与梯形图语言基本类同。 3、功能表图(Sepuential Function Chart)程序设计语言

功能表图程序设计语言是用功能表图来描述程序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它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采用功能表图的描述,控制系统被分为若干个子系统,从功能入手,使系统的操作具有明确的含义,便于设计人员和操作人员设计思想的沟通,便于程序的分工设计和检查调试。功能表图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是:

(1)以功能为主线,条理清楚,便于对程序操作的理解和沟通; (2)对大型的程序,可分工设计,采用较为灵活的程序结构,可节省程序设计时间和调试时间;

(3)常用于系统的规模校大,程序关系较复杂的场合;

(4)只有在活动步的命令和操作被执行,对活动步后的转换进行扫描,因此,整个程序的扫描时间较其他程序编制的程序扫描时间要大大缩短。 功能表图来源于佩特利(Petri)网,由于它具有图形表达方式,能较简单和清楚地描述并发系统和复杂系统的所有现象,并能对系统中存有的象死锁、不安全等反常现象进行分析和建模,在模型的基础上能直接编程,所以,得到了文泛的应用。近几年推出的可编程控制器和小型集散控制系统中也已提供了采用功能表图描述语言进行编程的软件。关于佩特利(Petri)网的一些基本概念,我在以后有机会时再介绍给各位,以有助于对功能表图的进一步理解。

4、功能模块图(Function Block)程序设计语言

功能模块图程序设计语言是采用功能模块来表示模块所具有的功能,不同的功能模块有不同的功能。它有若干个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软连接的方式,分别连接到所需的其它端子,完成所需的控制运算或控制功能。功能模块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在同一种类型中,也可能因功能参数的不同而使功能或应用范围有所差别,例如,输入端的数量、输入信号的类型等的不同使它的使用范围不同。由于采用软连接的方式进行功能模块之间及功能模块与外部端子的连接,因此控制方案的更改、信号连接的替换等操作可以很方便实现。功能模块图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是:

(1)以功能模块为单位,从控制功能入手,使控制方案的分析和理解变得容易;

(2)功能模块是用图形化的方法描述功能,它的直观性大大方便了设计人员的编程和组态,有较好的易操作性;

(3)对控制规模较大、控制关系较复录的系统,由于控制功能的关系可以较清楚地表达出来,因此,编程和组态时间可以缩短,调试时间也能减少;

(4)由于每种功能模块需要占用一定的程序内存,对功能模块的执行需要一定的执行时间,因此,这种设计语言在大中型可编程控制器和集散控制系统的编程和组态中才被采用。

5、结构化语句(Structured Text)描述程序设计语言

结构化语句描述程序设计语言是用结构化的描述语句来描述程序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它是一种类似于高级语言的程序设计语言。在大中型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中,常采用结构化语句描述程序设计语言来描述控制系统中各个变量的关系。它也被用于集散控制系统的编程和组态。

结构化语句描述程序设计语言采用计算机的描述语句来描述系统中各种变量之间的各种运算关系,完成所需的功能或操作。大多数制造厂商采用的语句描述程序设计语言与BASIC语言、PASCAL语言或C语言等高级语言相类似,但为了应用方便,在语句的表达方法及语句的种类等方面都进行了简化。 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具有下列特点:

(1)采用高级语言进行编程,可以完成较复杂的控制运算; (2)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知识和编程技巧,对编程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普通电气人员无法完成。

(3)直观性和易操作性等性能较差;

(4)常被用于采用功能模块等其他语言较难实现的一些控制功能的实施。

部分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制造厂商为用户提供了简单的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它与助记符程序设计语言相似,对程序的步数有一定的限制,同时,提供了与可编程序控制器间的接口或通信连接程序的编制方式,为用户的应用程序提供了扩展余地。

参考资料:http://iask.sina.com.cn/b/7097958.html

1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哪年美国提出可编程控制器概念,就介绍到这里啦!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