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端子——模拟信号端子。VI1、VI2:频率设定电压信号输入端1、2;I1:频率设定电流信号输入正端(电流输入端);AM:可编程电压信号输出端,由CPU的61脚输出信号经IC5-LF353内部一组放大器(接成反相放大器)放大后,由R42限流后输出到AM端子。输出内容可由参数设定,如输入电流、输出电流、输入电压等。输出为模拟电压信号,可外接10V电压表头显示输出电流或输出频率,用于变频器的运行监控。FM:可编程频率信号输出端,外接频率计。最高输出信号频率50kHz,幅值10V。输出内容可由参数设定,如输出频率、给定频率等。电路也由一级反相放大器构成。
数字输入端子X6、X7为数字输入端子中的特殊端子,可接收频率小于10kHz、幅度为5-24V的脉冲信号。既可当作一般数字输入端子应用,也可输入高速脉冲信号。两端子输入信号经光耦器件PC5、PC6隔离后,又经IC3内两级反相器将信号反相后,输入到CPU的43、46脚。
CPU的16、48、58、59脚与MAX485通讯模块相连接。RS485通讯模块内含一个驱动器和一个接收器,驱动器具有短路电流限制,接收器输入具有失效保护特性。可以实现最高2.5Mbps的传输速率。模块采用5V单电源供电。RS485采用差分负逻辑信号,+2V~+6V表示“0”,- 6V~- 2V表示“1”。RS485一般采用两线制接线,采用的是主从通信方式,即一个主机带多个从机,即所谓半双工通讯。连接RS-485通信链路时可以简单地用一对双绞线将各个接口的“A”、“B”端连接起来。这种接线方式为总线式拓朴结构,在同一总线上最多可以挂接32个结点。 RS-485接口采用差分信号传输方式,并不需要相对于某个参照点来检测信号,系统只需检测两线之间的电位差就可以了。理论上RS485的最大传输距离可以达到9.6公里。MAX485的6、7脚外接接地电阻及稳压管,有抑制共模电压和干扰的作用。RS485通讯接口,为变频器与PLC或上位机之间实现通讯控制提供了方便。通常,进行RS485通讯时,变频器要进行某些通讯参数的设置,如通讯站号和通讯波特率等的设置;PLC或上位机,则要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具体的通讯格式,各厂家变频器说明书都有详细说明。
操作显示面板由5V电源供电,9、10脚为供电端;1-5脚留有预置焊口,更换操作面板类型或进行功能调整时,可通过短接、开路相应焊口来实现。本机操作面板与CPU的通讯采用三线式连接,CPU的60脚经电阻R20直接用操作面板连接,CPU输出的另两路通讯线由IC3内部两级反相器反相和隔离后,再送入操作面板。让我猜一下这三根线的作用,一为时钟信号,二为数据信号,三为片选、使能等性质的信号吧,不知对不对?操作显示面板的内部电路,因时间关系未及画出。有内带微处理器的,结构较复杂一点,但与CPU之间的引线要少,如本机的;有的内部只有驱动和显示电路,与CPU之间的引线稍多。操作面板的损坏也是时有发生的。常见为无显示,显示笔划不全、按键接触不良、电位器接触不良等。多为数码显示管驱动电路损坏和因油污腐蚀、磨损、振动虚焊等造成故障。操作面板价钱不贵,损坏后也可直接从厂家购得。
CPU的50-55脚为六路PWM(逆变)脉冲输出脚,这六个引脚有6只10kΩ上拉电阻接+5V,输出低电平脉冲信号。CPU输出的六路逆变脉冲信号,再经IC12-六反相缓冲器/驱动器,转化为高电平脉冲信号送入后级驱动电路。后级驱动电路(见图五十五)为六只光耦型驱动IC,输入侧为发光二极管,要求有一定的电流输入值,这就要求前级电路有一定的电流输出能力,以足以驱动后级光耦器件。众所周知,CPU引脚的“拉电流”能力是有限的,上接电阻(CPU内、外的上拉电阻多为10kΩ或4.7kΩ)往往限制了它的拉电流输出能力,但却具有较强的“灌电流”输出能力。有的变频器电路即是用其灌电流输出能力直接驱动后级电路的。但加入缓冲级,多了层CPU的安全屏障,隔离了逆变模块的损坏对驱动电路的冲击。在维修中我有时也祷告啊:CPU千万不能坏呀,CPU不坏就能修起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