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电源,新能源相关信息,接下来我将从移动充电技术将是未来交通的发展方向?,能无线充电的智能咖啡桌这几个方面来介绍。

电源,新能源相关技术文章移动充电技术将是未来交通的发展方向?能无线充电的智能咖啡桌

电源,新能源相关技术文章移动充电技术将是未来交通的发展方向?

当一辆电动车电量即将耗尽,附近又缺少充电桩时,应该怎么办?

在过去,新能源车主遇到这种情况时,只能打电话给保险公司或厂家请求拖车救援,但现在这种情况多了一种解决方案——移动充电服务。

8月14日,比亚迪官方发布消息称,比亚迪正式上线“移动充电服务”,比亚迪新能源车主在车辆电量耗尽后,可致电比亚迪400客服热线,系统将派遣移动充电车,为车辆快速充电。续航焦虑一直是电动车发展进程中的一大痛点,针对这一痛点,比亚迪并不是提出移动充电服务的第一人。2019年年初,蔚来汽车官方宣布,NIO Power也首次对外开启充电车加电服务(试运营),为电动车车主增加一种加电选择。

相比人找桩、人找换电站这两种补能方式,移动充电更便捷、更灵活,那么移动充电服务能否成为继快充桩、换电站之外的第三种电动车补能方式呢?答案可能不容乐观。

推进市场化,移动充电条件不足

移动充电技术将是未来交通的发展方向?

“主营群体对移动充电的接受度不高;移动充电投入成本高、资金回笼慢;新能源车普及度不高都成为限制这一模式普及的原因。”万尊新能源移动充电项目负责人张先生对盖世汽车说。

北京万尊新能源曾于2016年面向C端用户发布新型移动充电产品“E约充电”,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预约日常充电、上门充电及救援充电灯业务。通过“E约充电”APP进行充电电费为4.99元/度,在固定电桩进行充电的电费约为2.4元/度。2017年,E约充电曾在北京全面投入运营,在北京五环内铺设30个移动充电站。但项目最终由于费用高、体验差、C端市场不完善而取消。

“项目初期,投入项目的充电车辆较少,当用户通过APP发出充电请求时,充电车需要行驶较远的距离才能到达用户地点,再加上北京交通堵塞的情况,用户充电10分钟,常常需要消耗1个多小时的时间。”张先生表示。

在时间成本提高的同时,移动充电费用同样较高。按照1分钟1度电来计算,使用E约充电10分钟需要花费电费49.9元,服务费根据远近距离不同,甚至可能超过电费。新能源车使用移动充电充10度电所花费的时间就可能上百元,与充电桩相比,费用高出很多。

从企业角度来说,移动充电车造价成本非常高,利润比较低,资金回笼慢。张先生表示,在2017年,购买一辆移动充电车大约需要70万元,而且后期的维护费用、人工费以及移动充电需要缴纳的交通费,让移动充电项目基本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此外,移动充电的推广,受新能源车发展程度的影响非常大。“E约充电运营期间针对的客户主要在B端,如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运营商、出租车公司、旅行社等;C端市场的开拓,还是比较困难的。”张先生回忆道。2017年,新能源车市场发展情况与现在相比,差距较大。新能源车少,移动充电需求自然就少,这也成为制约移动充电发展的根本原因。

近两年来,新能源车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总体销量与传统车企相比,依然差距较大。对于发展移动充电来说,市场需求虽然好转,但并不足以支撑起移动充电的发展。

由于蔚来和比亚迪的移动充电车的成本尚未公布,我们无法推测移动充电车资金是否能够回笼。不过以车企为主导,推出移动充电车的目的,也不仅仅是盈利,如同蔚来推行换电站之初,对首批车主免费一样,比亚迪与蔚来推出的移动充电服务,可能更多是为了自身电动车品牌营销造势。

那么回到消费终端来说,三年时间过去了,消费者对移动充电模式的接受度是否提高了呢?

从费用来看,比亚迪提供的移动充电服务全国统一收费295元/10度电,约合1度电29.5元人民币,超出后5元/度电。送电员出发后10分钟内取消订单不收取任何费用,10分钟后取消订单则需全额支付费用。蔚来移动充电服务目前为按次收费,一次费用为380元。

在过去,E约充电百余元的充电服务就已经让消费者感到“不划算”,面对比亚迪、蔚来高达三、四百的充电费用,又有多少消费者能接受呢?

而且,针对电动车突然没电的情况,厂家提供了一些道路救援方案。如果电动车用户车辆突然没电,拨打厂家官方客服热线后,客服会根据车辆情况和地理位置,选择4S店或第三方公司派出拖车,实施救援。此外,消费者在为电动车购买车辆保险时,保险公司会赠送每年3—5次的免费道路救援服务。这两种方式均不用收费,相比移动充电服务,这种救援明显更加经济。

提高发展速度,移动充电还需多方助力

虽然目前移动充电实现商用化很难,但从长远来看,在条件充足的情况下,这种补电模式依然拥有发展前景。

首先,移动充电模式想要得到长远发展,就必须进行产品优化。据张先生表示,E约充电提供的移动充电车充电时间拥有周期性,充电功率并不高,充电服务没有充电桩稳定。相比之下,大众汽车在2020年提出的移动充电的概念机器人,显得更加智能。据大众汽车表示,电动车车主通过通过手机APP或V2X通信,召唤机器人后,机器人会自动拉着一个大约25 kWh的大型“充电宝”来到你的爱车身边,完成插枪充电拔枪退回的全部工作,不用人工干涉。在一个“充电宝”开启充电后,机器人还可以拉着另外一个“充电宝”去给另外一辆车去充电。“充电宝”提供最高50W的直流充电。

其次,移动充电模式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2020年,换电站这项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吉利、荣威等传统车企都开始对这一领域进行布局,蔚来更是表示,2020年内在全国新建50座换电站。换电模式之所以在今年迎来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政策的东风。新基建以及全新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为换电站的发展提供了助力。移动充电服务本身也属于救援服务的一种,这种补电模式想要得到突破,政府的激励必不可少。

最后,移动充电模式的发展还需要资本力量的推动。科技企业的成长大多依靠资本市场的土壤培养起来,移动充电也不例外。移动充电模式前期的高投入需要依靠资本市场的支持,在移动充电模式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提高、移动充电企业对市场的占领、移动充电模式由To B市场向To C市场的转变,都需要资本源源不断的投入。没有资本的支持,移动充电模式的发展无从谈起。

移动充电技术无疑是未来交通的发展方向,这与汽车向智能化、轻量化、电动化、共享性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但这种充电模式想要市场化、规模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tzh

关于电源,新能源就介绍完了,您有什么想法可以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