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进一步地,从政府相关部门监管的角度,为了避免在275~3000 GHz频段内运行的既有无源业务与正在研发、即将得到部署的有源业务之间出现潜在干扰,需要及时研究有源业务在275~3000 GHz频段内的技术及运行特性。该报告的第3部分“Regulatory information(规制/监管信息)”还着重指出,对于那些希望将275~1000 GHz物理频段内的部分无线频谱资源应用于提供有源业务服务的国家,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局敦促其采取一切切实可行措施,在相关的频率划分表确定好之前,保护既有无源业务免受潜在的有害干扰。

为此,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局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发布了此份技术报告,介绍了于275~3000 GHz频段内部署有源业务系统的技术趋势(主要讨论了太赫兹频段内的无线通信技术、感应技术以及成像技术),并为后续的共用性研究及兼容性研究提供技术信息。

三、太赫兹物理频段与相关典型应用发展趋势

(1)物理特性

该报告的“THz features, characteristics and typical applications”部分对于太赫兹物理频段的特性、特点与目前的典型应用趋势进行了介绍。

其中指出,275 GHz频点以上物理频段是太赫兹频段THz的主要组成部分——太赫兹波段(也被业界称为“亚毫米波辐射”)通常是指0.1 THz~10 THz物理频段和0.03 mm~3 mm波长所对应的物理频段。具体如图1所示。

图1、太赫兹频段于整个无线电频谱之内所处的位置

(2)独特优势

以传统无线通信技术为基础,全球业界对于太赫兹物理频段无线通信的研发工作经历了微波、毫米波到太赫兹波的过程,其中还部分地考虑到了激光无线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