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位“f”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处理k值在完成多次认证过后导致k值越界,导致标签去同步化,无法进行认证。
在认证会话中,读写器不是将标签响应的数据进行一个简单的数据传递,让服务器进行数据的处理;而是对标签响应的数据进行了一个数据过滤,能够有效地过滤无效认证会话和恶意认证,降低服务器的运行负荷,避免不必要的服务器资源浪费。
6性能分析
本文使用MATLAB对基于Hash链的RFID安全双向认证协议提出的基于Hash链的RFID安全双向认证协议与本文改进的协议进行了仿真测试,对比了后端服务器在比较次数、哈希运算次数的差别。本文提出的改进协议细节上与基于Hash链的RFID安全双向认证协议有些不同,有的特性未在测试数据上很好地体现出来,例如标签阅读器的过滤功能,可以过滤一部分无效的认证请求,降低后端服务器的运行负荷。
将基于Hash链的RFID安全双向认证协议测试组命名为A组,本文改进协议分成3组进行测试,分别命名为B组、C组和D组。测试中先去除标签阅读器的过滤功能。假定A组中一共有2 000个标签,后端服务器也有2 000条对应的标签数据,并且每个标签和服务器之间已发生不超过50次的随机访问会话,同时标签数据与后端服务器同步,再随机抽取200个标签发生随机次数(不超过20次)的恶意访问,造成标签数据与后端数据库数据的不同步,然后随机发起2 000 000次的访问会话。B组分为a1、b1分层,C组分为a2、b2、c2分层,D组分为a3、b3、c3、d3分层,每个分层的标签数、k值范围以及发生随机恶意访问(不超过20次)的标签数具体信息如图2所示。首先每个分层的每个标签与服务器之间发生不超过50次的随机访问会话,同时标签数据与后端服务器是同步的,再随机抽取表2中所述的标签个数发生随机次数(不超过20次)的恶意访问,造成标签数据与后端数据库的不同步,最后以组为单位,每组随机发起2 000 000次的访问会话,统计以上A、B、C、D四组数据可以得到表3测试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