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式标签

主动式标签则更进一步,使用内建的电池对标签IC(以及任何感测器)与RF传送器供电。由于自身配备有电源,因此它们可以在更大的读取器对标签(reader-to-tag)距离下运作(可达100多公尺),也可以说,比起被动式或半主动式标签系统,它们让货品能够更快速的通过读取器面前。除此之外,与EPC码比较起来,主动式标签能够携带更多的产品资讯。

在负面效应上,电池缩短了主动式标签的寿命,并且提升了成本与尺寸。主动式标签通常是在433 MHz以及2.4GHz的工业、科学、与医学(ISM)波段下运作,而这些波段可以透过世界上大多数的零件来加以达成。因此,随着许多具有以2.4 GHz为基础之802.11技术与蓝芽模组的无线消费产品出现,这些标签与这些元件的并存性变成了一个重要议题。

3. RFID读取器的软件架构

先前已对RFID读取器的基本功能性做过介绍,现在将介绍如何利用ADI的Blackfin汇聚型(convergent)处理器制作读取器。 RFID读取器软件架构的三个要素是:后端伺服器介面、中介软件、以及前端标签读取器演算法。虽然有所不同,不过这个软件架构的所有要素都能够在一个 Blckfin处理器上同时执行。

·后端伺服器与连结

通常RFID读取器会包含一组网路单元例如有线的乙太网路(IEEE 802.3)、无线的乙太网路(IEEE 802.11 a/b/g)、或是ZigBee(IEEE 802.15.4),用以将单一RFID读取事件连结至中央伺服器上。中央伺服器会执行一个资料库应用程式,其功能包括了匹配、追踪、以及储存。在许多应用领域中,还有「警示」功能的出现(在供应链以及库存管理系统上作为re-order的触发之用,或是在安全性应用领域上用以给警卫的一个警示)。

附带一提,在和后端伺服器进行沟通时,利用执行μClinux之高性能嵌入式处理器所构成的读取器,会比未使用处理器所设计的读取器具有更多好处。由于有可靠的TCP/IP堆叠以及SQL资料库引擎,因而大幅降低在开发过程中的主要整合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