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bytes 表示一次写bytes 个字节(即一个块大小为 bytes 个字节)。

bs=bytes,同时设置读写块的大小,以bytes为单位,此参数可代替 ibs 和 obs。

count=blocks 仅拷贝blocks个块。

skip=blocks 表示从输入文件开头跳过 blocks 个块后再开始复制。

seek=blocks表示从输出文件开头跳过 blocks 个块后再开始复制。(通常只有当输出文件是磁盘或磁带时才有效)

这里的输入设备/dev/zero代表一个输出永远为0的设备文件,使用它作输入可以得到全为空的文件。

2.激活和使用swap

首先通过mkswap命令指定作为交换空间的设备或者文件:

[root@localhost ~]#mkswap /data/swapfile

Setting up swapspace version 1, size = 67104 kB

[root@localhost backup]#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2066632 1998188 68444 0 26160 1588044

-/+ buffers/cache: 383984 1682648

Swap: 4088500 101036 3987464

从上面输出可知,我们指定了一个67104 kB的交换空间,而此时新建的交换空间还未被使用,下面简单介绍下mkswap命令,mkswap的一般使用格式为:

mkswap [参数] [设备名称或文件][交换区大小]

参数:

-c:建立交换区前,先检查是否有损坏的区块。

-v0:建立旧式交换区,此为预设值。

-v1:建立新式交换区。

交换区大小:指定交换区的大小,单位为1024字节。

设置交换分区后,接着通过swapon命令激活swap:

[root@localhost ~]#/usr/sbin/swapon /data/swapfile

[root@localhost backup]#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2066632 1997668 68964 0 27404 1588880

-/+ buffers/cache: 381384 1685248

Swap: 4154028 100976 4053052

通过free命令可以看出,swap大小已经由4088500k变为4154028k,相差的值是60M左右,刚好等于我们增加的一个交换文件大小,这说明新增的交换分区已经可以使用了,但是如果linux重启,那么新增的swap空间将变得不可用,因此需要在/etc/fstab中添加自动加载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