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3] = (unsigned char)ack + ‘0’;
str[4] = ‘’;
LcdShowStr(8, 0, str); //显示到液晶上
while (1);
}
/* 产生总线起始信号 */
void I2CStart(){
I2C_SDA = 1; //首先确保 SDA、SCL 都是高电平
I2C_SCL = 1;
I2CDelay();
I2C_SDA = 0; //先拉低 SDA
I2CDelay();
I2C_SCL = 0; //再拉低 SCL
}
/* 产生总线停止信号 */
void I2CStop(){
I2C_SCL = 0; //首先确保 SDA、SCL 都是低电平
I2C_SDA = 0;
I2CDelay();
I2C_SCL = 1; //先拉高 SCL
I2CDelay();
I2C_SDA = 1; //再拉高 SDA
I2CDelay();
}
/* I2C 总线写操作,dat-待写入字节,返回值-从机应答位的值 */
bit I2CWrite(unsigned char dat){
bit ack; //用于暂存应答位的值
unsigned char mask; //用于探测字节内某一位值的掩码变量
for (mask=0x80; mask!=0; mask》》=1){ //从高位到低位依次进行
if ((mask&dat) == 0){ //该位的值输出到 SDA 上
I2C_SDA = 0;
}else{
I2C_SDA = 1;
}
I2CDelay();
}
I2C_SCL = 1; //拉高 SCL
I2CDelay();
I2C_SCL = 0; //再拉低 SCL,完成一个位周期
I2C_SDA = 1; //8 位数据发送完后,主机释放 SDA,以检测从机应答
I2CDelay();
I2C_SCL = 1; //拉高 SCL
ack = I2C_SDA; //读取此时的 SDA 值,即为从机的应答值
I2CDelay();
I2C_SCL = 0; //再拉低 SCL 完成应答位,并保持住总线
return ack; //返回从机应答值
}
/* I2C 寻址函数,即检查地址为 addr 的器件是否存在,返回值-从器件应答值 */
bit I2CAddressing(unsigned char addr){
bit ack;
I2CStart(); //产生起始位,即启动一次总线操作
//器件地址需左移一位,因寻址命令的最低位
//为读写位,用于表示之后的操作是读或写
ack = I2CWrite(addr《《1);
I2CStop(); //不需进行后续读写,而直接停止本次总线操作
return ack;
}
我们把这个程序在 KST-51开发板上运行完毕,会在液晶上边显示出来我们预想的结果,主机发送一个存在的从机地址,从机会回复一个应答位,即应答位为 0;主机如果发送一个不存在的从机地址,就没有从机应答,即应答位为 1。
前面的章节中已经提到利用库函数_nop_()可以进行精确延时,一个_nop_()的时间就是一个机器周期,这个库函数包含在 intrins.h 这个文件中,如果要使用这个库函数,只需要在程序最开始,和包含 reg52.h 一样,include之后,程序中就可以使用这个库函数了。
还有一点要提一下,I2C通信分为低速模式 100kbit/s、快速模式 400kbit/s 和高速模式3.4Mbit/s。因为所有的 I2C 器件都支持低速,但却未必支持另外两种速度,所以作为通用的I2C 程序我们选择 100k 这个速率来实现,也就是说实际程序产生的时序必须小于等于 100k的时序参数,很明显也就是要求 SCL 的高低电平持续时间都不短于 5us,因此我们在时序函数中通过插入 I2CDelay()这个总线延时函数(它实际上就是 4 个 NOP 指令,用 define 在文件开头做了定义),加上改变 SCL 值语句本身占用的至少一个周期,来达到这个速度限制。如果以后需要提高速度,那么只需要减小这里的总线延时时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