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搞明白两点,
一、下图中, 低波形代表0(显性),高波形代表1(隐性);
二、当隐性碰到显性,就变为显性。
如图所示,节点 A 和节点B 的标识符的第10、9、8 位电平相同,因此两个节点侦听到的信息和它们发出的信息相同。第7位节点B发出一个“1”,但从节点上接收到的消息却是“0”。
为什么呢,因为A 节点同时发出显性位,让总线也变成显性了,也就是0。节点B 会退出发送处于单纯监听方式而不发送数据;节点A 成功发送仲裁位从而获得总线的控制权,继而发送全部消息。
总线中的信号持续跟踪最后获得总线控制权发出的报文,本例中节点A的报文将被跟踪。这种非破坏性位仲裁方法的优点在于,在网络最终确定哪个节点被传送前,报文的起始部分已经在网络中传输了,因此具有高优先级的节点的数据传输没有任何延时。
在获得总线控制权的节点发送数据过程中,其他节点成为报文的接收节点,并且不会在总线再次空闲之前发送报文,在这逐位的比较中,最终节点B 因为第七位的偏差丢掉了总线。从此单纯监听,江山就拱手让给了节点A 了。这就是仲裁机制。
上面我们说过,报文有两种格式,标准和扩展。这里,不同的格式仲裁场是不一样的。标准格式下,仲裁场由11 位识别符和RTR 位组成。
但在扩展格式里,包括29 位识别符、SRR 位、IDE 位、RTR 位。
RTR 位,Remote Tranmission Request BIT 全称为远程发送请求位。它在数据帧里必须为显性0 ,但在远程帧里为隐性1。
我晕,为什么这么搞呢,不急,先留着这个问题。
SRR 位,替代远程请求位,SRR 是一隐性位,也就是1,它在扩展格式的标准帧RTR 位位置,那么标准帧怪不得优先于扩展帧了,因为在传输完11 位标识符之后(扩展帧的后18 位在最后发送,先发送11 位标识符),轮到标准帧的RTR 位和扩展帧的SRR 位了。
这时候,标准帧的RTR 为显性,而扩展帧SRR 为隐性,这样,总线自然就被标准帧占据。
同时上面那个问题,也一目了然了,CAN 总线协议设计者,肯定是设计了数据帧优先于远程帧。所以IDE(Identifier Extension Bit),全称识别符扩展位,它属于扩展格式的仲裁场。
对于扩展格式,IDE位属于仲裁场;对于标准格式,IDE位属于控制场。标准格式的IDE位为“显性”,而扩展格式的IDE位为“隐性”。
标准格式中的数据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