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设计思想及原理
众所周知,经常接触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环型和总线型3种结构。但是RS 485有其特殊的性能限制了该设计只能采用总线型结构,如图1所示。
在该设计中,采用多站点通信方式,它与一般的通信方式不同,这里采用的是主从结构式,也就是说在这多点通信过程中,只设一个主站,其他都为从站。在通信过程中,从站只能与主站之间进行数据交换,而从站与从站之间要进行数据交z只能通过主站进行中转。每一个站都有他自身的站地址.通信开始所有从站处于接收状态,等待主站的呼叫。当主站以命令包的形式向
链路上某一从站发出命令时,所有从站接收命令帧中的站地址信息,并与自己站地址相比较,如果相符,说明主站在呼叫自己,从而接收并解析和执行命令;之后从站应向主站发回应答信息数据后以结束本次通信,否则不予理睬,继续等待接收。在通信结束后,从站继续处于接收状态,等待命令。
3、 多站点实现方式
3.1 工作方式
常见的RS 485站点多为2个站点,这里给出多站点下RS 485的工作方式。RS 485多站通信方式一般分为正常模式、监听模式和广播模式。
RS 485多站通信过程中,主站与从站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根据通信协议规定,每一个站都有自己的站地址。主站在发送数据时帧头是从站的站地址,在正常模式下,从站只能接受到跟自己地址相匹配的一对一数据,如果跟自己地址不匹配则只能等待,直到等到跟自己地址匹配再开始接收数据。而监听模式则是从站地址为0XFF,不管主站的地址是什么,从站都能收到数据,这也就是所谓的监听。相对于监听来说广播模式则相反,广播模式是主站设置为0XFF,不管从站的地址是什么,从站都能收到主站发过来的数据。通过以上3种方式,Rs 485多站点通信方式的测试具有有效性与合理性。
3.2 工作流程
为了使通信协议简单,通信可靠,在通信系统中常采用“主一从”及“命令一应答”方式。即每次通信工作均由“主站”发出命令帧,由“从站”返回响应帧。在定义通信协议时,还应明确:明确帧的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明确帧是周期或非周期传输;若为周期性,明确发送方周期时间及帧间最大时间间隔。另外,协议中还需定义通信失败的处理方法,如:本帧通信出错要求重试和重试的次数;重试仍然出错,则采用重新初始化通信接口或切换通信通道;如果上述两点措施后仍然出错,则报告通信故障,停止。为此该系统的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