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0年第一根光纤被制作出来应用到实际工程当中以来,检测振动、压力、加速度、温度等待测量的光纤传感器相继被开发出来。1989年光纤光栅首次被引入做传感后,引起来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各国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对此进行了深入仔细的研究,光纤光栅作为一个传感元器件,它具备一般电传感器无法比拟的优点:

(1)光纤光栅传感器较普通传感器在强干扰和强腐蚀的检测环境下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更加适合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同时对微弱信号的处理上可以实现实时处理和长距离精确传输;光纤光栅传感频带宽、动态范围大而且测量精度和灵敏度高,易于埋入或附着结构体表面,可以实时提供结构体安全性等方面的信息。

由于光的波长是光的一种固有属性,对于被检测的信息进行采用波长进行编码,其待测信息不受到光源功率、光纤弯曲以及其他元器件老化等因素的影响,具备较高的准确和稳定性。

(3)光纤光栅结构简单,尺寸较小所以适用范围很广,特别针对一些大型的结构或者智能系统,可以对其内部的温度、压力等参量进行高分辨率的精准测量。

(4)光纤网络的具备很强的复用性,在同一根光纤上可以安装多个独立的光纤光栅,多个光栅组成的传感网络可以实现对待测量实时的分布式测量。

光纤光栅传感器以其独特的优势经过持续不断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光纤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人们的研究热点开始从成熟的光纤通信技术向光纤传感技术转移。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和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光纤传感器飞跃发展,且展现出极为广阔的前景

在国内,从80年代起,传感技术已经被列入国家高新重点技术。在其中,光纤光栅更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我国在光纤领域研发时间不够长,在前期投入资金不足,造成我国的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是,近年来,在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以及其他各种专项基金的支持下,国内在光纤光栅传感领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以中国科学研究院半导体研究所,上海光电研究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光纤光栅的传感理论,在在光波传输规律、光栅光敏特性上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而在传感方面,国内各所高校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也取得了很多阶段性的成果,如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这些成果表明我国的光纤传感技术正在迅速的发展中,但是很多光纤光栅的核心技术工艺与世界先进技术之间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很多光纤传感技术并没有应用到实际工程实践当中,大部分还局限在实验室的范围内。因此,现阶段对光纤光栅技术的研究是将研究出的成果应用到实际应用当中去,突出光纤技术的实用性。同时解调技术作为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核心技术关键,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时至今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应用,各种微处理器如单片机、ARM、DSP、FPGA不断涌现,为中小型控制系统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嵌入式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加速和支持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发展,也为光纤传感传感的解调技术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研究开发出适用与不同环境的光纤解调技术极大的推动了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实际化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