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模拟技术相关信息,接下来我将从高精度串行逐次逼近型ADC MAX1132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如何获取模拟数据这几个方面来介绍。

模拟技术相关技术文章高精度串行逐次逼近型ADC MAX1132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如何获取模拟数据

模拟技术相关技术文章高精度串行逐次逼近型ADC MAX1132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1、引言

模数转换器(ADC)是现代测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一般分为串行模数转换器和并行模数转换器。后者虽然传输速度快,但引脚多、体积大、占用单片机口线多;而串行ADC的传输速率也可以做的很高,并且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占用单片机口线少等优点。因此,串行ADC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MAX1132是MAXIM公司生产的单电源、低功耗、16位、单/双极性转换的高精度串行逐次逼近型ADC。其内部带有跟踪/保持及校准电路,可使用内部或外部参考电压及时钟。采样速率最高可达到200ksps?最低消耗电流为7.5mA。若工作于关闭模式,消耗电流可降低到2.5μA。该ADC可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数据采集系统、便携式数据记录、医疗或掌上设备以及系统检测等领域。

2、MAX1132的引脚功能

高精度串行逐次逼近型ADC MAX1132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MAX1132是可编程的单通道ADC,采用20引脚SSOP封装形式,其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各引脚的功能如下:

REF:参考电压缓冲输出/ADC参考电压输入,可用作模数转换的参考电压;

REFADL:参考带隙输出端/参考带隙缓冲输入端;

AGND:模拟地;

AVDD:+5V±5%模拟电源;

DGND:数字地;

SHDN:关闭控制输入端;

P0、P1、P2:分别为用户可编程输出0,1,2;

SSTRB:串行选通输出端;

DOUT:串行数据输出端;

RST:复位引脚;

SCLK:串行数据时钟输入端;

DVDD:+5V±5%数字电源;

DIN:串行数据输入端;

CS:片选端;

CREF:旁路缓冲参考端;

AIN:模拟输入端。

3、工作原理

MAX1132通常由时钟将控制字节从串行数据输入端(DIN)打入其内部移位寄存器,以决定其工作模式并启动转换。当CS变低或一次转换(或校准)结束以后,DIN端接收到的第一个逻辑“1”被定义为控制字节的开始位(MSB)。在该位到达前,由时钟打入DIN的逻辑“0”均无效,DIN的每位数据均在每个SCLK的上升沿打入MAX1132内部移位寄存器。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当前的转换完成以前,一个新的开始位被时钟打入的话,当前的转换就会被中断,同时开始新的输入信号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