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光电显示相关信息,接下来我将从中韩柔性半导体显示技术之争,谁更有潜力?,在一期项目已实现量产的基础上,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存储芯片这几个方面来介绍。
光电显示相关技术文章中韩柔性半导体显示技术之争,谁更有潜力?
作为半导体领域的核心产业,显示面板被视为“一芯一屏”的国之重器,一直是各国政府倾力扶持的战略产业高地。过去十余年,中国企业的显示面板技术虽然一直受到韩国三星等巨头的长期压制,但规模和技术上的间距都在持续缩小。如今在硬屏和固定曲面屏的规模产能上,国产面板厂商正在迎头赶上。
就在完成了从传统CRT到LCD再到OLED两次迭代之后,全球显示面板行业又悄然开启了由OLED硬屏向可折叠全柔性屏的第三次迭代,令人庆幸的是,这次迭代的推动者是一家中国厂商——柔宇科技。
在全球没有任何成功先例的情形下,柔宇自主研发了全新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在三星主导的LTPS制程技术之外,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而这两条技术路线之争,未来很可能深远影响半导体显示产业的走向,而这背后更深刻的意义在于,中韩显示产业多年残酷博弈之后技术领导者角色的一次转变。
柔宇破局,从三星包围圈里“虎口夺食”
在过去,中国的半导体显示企业通过收购等方式与日韩厂家达成合作,获得了相关的生产技术,走出“引进-消化-吸收-改进”的新路线,但从产业链核心发展技术来看,半导体显示的技术路线制定、核心技术专利、关键制程设备及工艺、以及核心原材料仍然控制在日韩欧美等企业手中。中国要发展独立自主的半导体显示产业,唯一的机会是勇敢的原创。
正如特斯拉无法在传统汽车产业颠覆丰田,苹果无法在传统功能手机的产业模式和操作系统超越诺基亚一样,中国的半导体显示企业也很难在韩国三星制霸的LTPS路线上获得超越,更加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开辟一条全新的赛道。
这一次,中国厂商选择了在半导体显示的一条全新赛道上发力——柔性半导体显示。很多人将传统OLED固定曲面屏称之为“柔性屏”,但实际上二者存在本质区别,固定曲面屏属于OLED一次成型,真正的柔性屏(专业人士称之为“全柔性屏”)是像玻璃纸或者塑料薄膜一样在用户手里可以实现反复可靠弯折数十万次,无论从技术难度还是应用场景来看,全柔性屏相对于目前主流的OLED固定曲面屏(即俗称的“柔性屏”)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