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四:OLED应用市场规模(单位:百万美元) 来源:DSCC,国盛证券研究所

不过,如果非要看柔宇科技柔性OLED过往在非智能手机产业中的应用,那么无论是在2C的高清智能VR移动影院Royole-X、柔记笔记本、柔性传感智能开关、柔性传感智能台灯、柔性传感透明电话、柔性传感智能水杯、柔性智能骑行背包、柔性传感透明键盘等,还是2B的与路易•威登、空客、中国移动、李宁、丰田等全球500余家企业客户共同合作,效果均甚微,甚至一度引发业内质疑。

例如2B端的业务,业内就一直质疑其上述的许多合作是只“听雷声未见雨点”,而柔宇科技对此也总是官话的敷衍,从不披露具体合作的细节及规模,直到一年后的今天依旧如此。

上市:资金紧张 造势太浮夸

综上,经过一年的时间,从某些媒体对于柔宇科技发布其第三代“蝉翼”全柔性屏,并重磅宣布与中兴达成战略合作及推出FlexPai 2柔性折叠屏手机的报道和评论看,柔宇科技在延续去年针对其核心业务避重就轻策略的同时,对于自身在产业中影响和地位的宣传更加高调,诸如“见证中国显示产业自主创新技术崛起”;“面板行业或将重新洗牌”;“传统面板行业迎颠覆者”等标题随处可见。

但就像我们前述的分析,事实与这些定调的距离真的是相距甚远。那么问题来了,心知肚明的柔宇科技为何还要如此呢?

作为初创企业的柔宇科技,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已经完成了从A轮到E轮的融资,总计获得股权融资大约48.2亿元,其中,A+B轮融资约1.2亿元,C轮融资约11亿,D轮融资约16亿,E轮融资约20亿。如果再加上2017年中信银行牵头的财团对柔宇科技提供的36.4亿元贷款,柔宇科技总共获得融资额为84.6亿元,估值达到50亿美元。但看似光鲜的背后,由于缺乏实质性业绩的支撑,其实已是危机四伏。

首先是2018年投资110亿元建立的类6代OLED产线,瞬间吃掉所有融资外,还出现了20多亿元的缺口,即便是我们算上其对外宣称的,在2018年底曾经签下40亿元的合同(其后未见有具体金额合同的发布),也就剩余20亿元左右,当然这里还没有去除自成立以来的研发、经营、营销等诸多费用,尤其目前柔宇科技的员工总数已经达到2200人之多,仅人员成本的支出就会让其承受很大的压力,而这也是OLED重资产的产业性质所定。

另外,在如此投入之后,柔宇科技并未如其对外宣称的成为OLED产业中的领头羊,反而是存有不小的差距。与此同时,OLED产业已经进入6代线的竞争,新对手(例如信利)正在进入,领先自己的对手则在计划扩充新的6代线,如果柔宇科技不能保证持续的投入, “一篙松劲退千寻”被后来者反超的几率要远远大于其成为领头羊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