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类。功能或性能损失,需要干预以恢复。
D 类。损害所造成的永久性功能或性能损失。该情况始终表示失败。
基本发射标准
EN55022(IT 设备)、EN55011(工业设备),以及 FCC A 类或 B 类(美国):
传导和辐射干扰限值。
传导 EMI(电磁干扰)指电源耦合到输入电源线的射频能量。电源输入整合了过滤电路以在必要情况下降低传导干扰。射频噪声的测量范围在 150kHz 和 30 MHz 之间,使用频谱分析仪或专用接收器进行测量。
辐射 EMI 是一种从电源附件以及输入输出连线上发射出的射频能量,测量的频率范围为 30MHz 至 1000MHz。测量通常在“开放”的场地进行,即一处露天的位置,其中的电视和无线电传输较弱,选择作为射频空白区。待测的设备放置在一块较大空地中的木质台架上,距离连接了频谱分析仪的相应接收天线10 米远
EN61000-3-2
对电源从交流主电源获取的谐波电流进行限制。该标准适用于额定功率超过 75W 但各相的输入线电流不超过 16 安培的电源。
无功率因数校正的电源从电源处获得的电流的波形并不同于电压的波形。这是因为在输入电压高于电容器电压时,输入储能电容器只能进行充电。从而,输入电流在整个周期中只有一部分能流入电源,并且具有较高的峰值,从而产生输入频率的高次谐波电流。采用三相配电时,不能有谐波电流,这样才能保证零线电流为零。在不采用功率系数校正的情况下,如在办公楼中使用大量个人电脑,则无法保证该情况,零线将被烧坏。当今的大多数电源设备都已包含了功率系数校正电路,以确保较低的谐波电流。
EN6100-3-3
限制被测设备对输入电源造成的电压变化。该测试称为电压闪烁测试。
尽管该情况通常不会对电源造成问题,某些类型的电气设备,尤其是在过程控制领域,其负载状态为固定或半随机周期性的。这样会导致电压变化,影响电气照明的亮度并导致闪烁。为了确定何种闪烁频率对于人类最易造成干扰,进行了一项调查,并且从而确定了在不同频率下最大电压变化百分比的曲线。最易造成干扰的频率为每分钟变化刚刚超过 1000 次,而曲线则反映出在该频率下最小的百分比变化。每分钟变化超过 1800 次时,人眼不会注意到闪烁。
基本的抗干扰性标准
EN61000-4-2
使用 150pF 的模拟人体电容对静电放电的抗扰性进行测试。低湿度条件下在人造纤维的地毯上行走,人体可以积聚起数千伏的静电。静电可以释放到电气/电子设备中,从而设备需要对这类静电放电具有免疫性,这非常重要。在电源运行时,将最高8kV的电压,通过一个探针直接接触释放到外壳的不同位置,或者将最高15kV的电压通过空气放电。4kV 和 8kV 的测试级别较为常见。该测试适用于 B 类性能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