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通信网络相关信息,接下来我将从5G基于新核心网补齐IoT特性,并结合5G进行少量创新,移动宽带真心的垃圾谁用谁知道谁用谁后悔这几个方面来介绍。

通信网络相关技术文章5G基于新核心网补齐IoT特性,并结合5G进行少量创新移动宽带真心的垃圾谁用谁知道谁用谁后悔

通信网络相关技术文章5G基于新核心网补齐IoT特性,并结合5G进行少量创新

在3GPP TSG第88次会议上,5G R16标准宣布冻结,标志着5G第一个演进版本标准正式完成。今日在中国移动研究院“智慧讲堂”第十二期--“5G R16标准解读与R17展望”上,中国移动研究院主任研究员,3GPP SA2副主席孙滔从总体架构角度解读了R16对5G大三角能力的完善。

完善5G能力三角

回顾R15标准研究阶段,面对5G的eMBB、mMTC、uRLLC三大类应用场景,技术人员选择了最熟悉、商用最先被部署的eMBB作为基础架构进行定义。引入了基于SBA的5G核心网架构,复杂的“单体网元”解耦成模块化的“服务”,可独立升级、灰度发布,大幅提升网络敏捷性。

孙滔表示,R16在eMBB的基础上,完善了上对mMTC和uRLLC两类场景进行了部署,将能力三角补充完整。

针对低功耗大连接应用场景,主要是基于新核心网补齐IoT特性,并结合5G进行少量创新。孙滔指出,从3GPP R10(2010年)开始,就引入了CIoT,定义了一系列的面向物联网的网络能力。R16基于现有的NB-loT和eMTC的空口,扩展5GC新核心网能力,实现对大连接的支持。“不过,当具备这些能力之后,摆在运营商面前的问题是NB-loT/eMTC网络如何向5G演进或共存。”

针对低时延高可靠的uRLLC场景,首先在高可靠方面,如何需要实现数据传输的可靠性,R16提供了两种方案,方案1是终端和业务对端双链路,方案2是基站与核心网网关间双份数据复制和备份。另外一方面是如何实现低时延和快速移动二者得兼,R16提供的方案是建立源上行分类器与目的上行分类器之间的N9转发通道,从而实现终端快速移动发生网关更换时,保持业务连续性。

与此同时,如何保障低时延的感知,需要进行端到端时延的测量,确保控制面及时掌握当前端到端时延情况,辅助网络拓扑调整(例如UPF重选)或QoS调整,当QoS的时延要求无法保障时,网络告知应用。R16提供了基于业务流的端到端测量,以及基于GTP-U隧道路径的逐段测量上报两种方式。

此外,孙滔强调,R16并没有停止对增强移动宽带场景的探索,未来5G、光纤、Wi-Fi6一个都不能少。5G将实现从固定移动融合(FMC)到无线有线融合(WWC),R16进一步引入了多流并发,通过精细化的多接入管理架构与方案,提升网络整体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