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耀说:“通过虹膜识别,生理特征极为相似的同卵双胞胎也能在1秒内进行区分。相较于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更为精准,误识率可低至百万分之一。”
不过,要将虹膜识别做到好用和便捷,并不容易。谭铁牛说:“为了舒适性,在拍摄时又不能要求对方扒大眼睛并一直盯着摄像头。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方便快捷地获取虹膜图像就成了难题。还有,采集到的虹膜是不是来自活体?会不会来自玻璃眼球、照片等?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建有目前在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虹膜图像数据库
中国虹膜识别研究开始于1998年底。那一年,谭铁牛放弃了英国雷丁大学终身教职,回到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组建虹膜识别团队。但由于自主研发虹膜图像获取装置的技术门槛高,研究开展一度受阻。直到2000年,研究团队开发出虹膜识别核心算法和原型系统,才拥有了国内第一套虹膜识别的核心知识产权。
谭铁牛说,虹膜识别主要涉及四大关键技术:
一是虹膜成像技术,解决虹膜图像的有无问题;二是活体判别技术,解决虹膜图像的真假问题;三是质量评价技术,解决虹膜图像质量好坏问题;四是特征表达技术,解决虹膜图像的主体问题。“仅虹膜成像这一项技术,我们就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去攻克。”谭铁牛对当年的情况记忆犹新:“当时,国外机构不出售给我们虹膜采集设备。连获取一些虹膜图像供研究用,也做不到。所以,关键核心技术真的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我们必须靠自己,一切从零开始。”
此后经过多年努力,谭铁牛带领团队从虹膜的采集、识别、活体检测等方面逐一攻克技术难关,打破了国际上的虹膜识别技术垄断,从被动转为主动,实现了国内虹膜识别从无到有、从基础研究走向实际应用的跨越式发展。谭铁牛说:“如今,在虹膜图像获取方面,我们已经可以实现从单目到双目的图像获取,实现由近及远的图像获取,以及从固定到移动状态的图像获取。”
据介绍,谭铁牛研究团队自主建设的CASIA虹膜图像数据库是目前在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虹膜图像数据库,有来自180个国家的2万多个科研团队申请使用。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20多篇,其中包括6篇《IEEE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汇刊》(PAMI)长文。
谭铁牛说:“现在我们的技术可以授权到国外去了,也应用到国外去了,很多国家申请使用我们的虹膜数据库,我们拥有了主动权。这充分说明,只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掌握科技发展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