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今年 AirPods 的升级,它还是往「实用性」这个方向走。
新加入的 H1 芯片赋予了 AirPods 更好的连接速度和稳定性。对用户而言,这款由苹果为新耳机量身打造的核芯,在你每次配对、戴上耳机时,它都会比上一代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优秀的稳定性。
iCloud 所提供的支持并不只是单纯的文件存储(虽然我们经常都是用它来存文件),实际上,它还兼顾着信息存储,比如同步各个账户密码和 AirPods 切换时所需的设备信息,这也是 AirPods 比其他蓝牙耳机更具优势的地方。
因此,在这些硬件(H1)和软件(iCloud)的配合下,AirPods 能够在 iPhone、iPad、MacBook 甚至 Apple Watch 之间的无缝切换。用户只需简单两步就能完成连接,无需重新配对。
这方面,上一代耳机的 W1 芯片已经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而在 H1 芯片的加持下,这种苹果设备之间的便捷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然而这个能将这种交互体验从 80 分提升到 90 分的耳塞,仍然保持在 40 克而已。
总之,升级芯片的目的其实是想让你接电话更快、吃鸡能及时听到哪里来的枪声、翻开电脑那一刻就能跟耳机做好配对、跑步的时候可以喊出 Siri 打开运动 FM…… 这种感觉其实就像用 Apple Watch 解锁 Mac、用 AirDrop 传输文件、用 iCloud 同步内容那么简单而高效。
此外,今年无线充电的加入可以看作是苹果对「真无线」这个目标的最终愿景,H1 芯片解决耳塞的连接问题,而耳机盒的无线充电,也恰巧印证了 Jony Ive 三年前在初代 AirPods 广告片中的那句话:
我们相信,未来将是一个无线的世界,而这个信念,促使我们设计出这款无线的 AirPods。
可见的是,除了 Apple Watch、iPhone 和 AirPods,更多的苹果设备会继续往「无线」这个方向走,比如无线充电,无线传输…… 最终其实也是想让你的体验更优雅一些。
今年 Apple Store 提供了 3 种价位和规格的 AirPods 可供选择,除了 1599 元的「新耳塞 + 新耳机盒」外,也提供了 1279 元的「新耳塞+旧耳机盒」和 679 元的「单个新耳机盒」可选,它们都能和 1 代通用。
当然,将 1 代耳塞和 2 代耳塞放进同一个充电盒这种特殊情况除外,因为他们是不能共用的。
如果你的 AirPods 只是耳塞电池老化,那么也不必花 1599 元去升级,679 元的新耳机盒更是我这种常丢盒患者的福音。
总的来说,经过近一周的体验,我总结出新 AirPods 对比旧款的 3 个变化:高效(更快的响应速度)、持久(3 小时持续通话)、优雅(无线充电),尽管这三个变化我们单凭图片不能看出个差异,但却正是新 AirPods 和旧款拉开差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