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用户负荷感知与调控方面。目前用电侧的信息感知和大数据监测分析能力存在不足。采用5G网络可满足对海量数据的实时感知、电力市场交易毫秒级传输、负荷精准控制等业务发展的需求,同时实现柔性负荷参与电网调控,降低电网尖峰负荷,提升电力在尖峰负荷时期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

五是协同调度及稳定控制方面。随着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规模化快速发展,4G网络受限于通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无法实现实时电网调度和稳定控制。采用5G网络可实现电源、电网、负荷和储能相关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在平台内部和不同平台之间的多点、低延时传输和多参量数据融合处理。

六是5G应用在规划投资和综合治理方面。目前国家电网供应链涉及的资产类型多、数量巨大,现有的4G网络或无线专网无法实现所有设备信息的实时在线接入、网络差异化及低功耗的需求。采用5G网络可实现源、网、荷、储等所有设备的全部接入、物资信息上传、入库出库等电网资产的实时在线管理,提高电网优化配置资源效率,提升电网和企业精益化管理水平。

“在这六大环节中,5G的应用将带来划时代的意义,能满足4G网络满足不了的升级迭代要求。”汪洋总结道。通过5G技术赋能电网典型应用场景,可以促进信息技术和电力行业的深度融合,利用电网与电信新技术互相促进的优势,不但能从根本上满足发展中电力行业多场景差异化的需求,而且能够充分满足国家电网未来电网生产和企业运营需求,实现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全环节、各类型用户及终端的融合互联和深度感知,实现电网高质量发展和持续创新发展。

实践中的痛点问题

“基于电科院实验验证和网省公司的外场试点实践,都验证了5G能够承载传统电力业务。但在目前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几大痛点问题亟需解决。”汪洋总结。

一是5G切片的资源匹配度有待提升。现阶段的5G切片不是专门为电网业务设计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资源匹配度不高的问题。

二是边缘计算功能存在冗余。目前边缘计算的很多附加功能是电网行业不需要的,由此造成电网资源浪费,并导致效率降低。

三是安全性有待提升。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芯片、模组、设备、终端等环节都存在安全隐患,甚至安全漏洞,5G技术需要结合电力业务特点,在安全性方面进行整改提升。

四是深度融合尚未实现。现在各网省公司的试点验证工作,均使用目前运营商的5G网络。此实践方式能够确保业务运行,但是“在能跑的前提下,如何跑得更快、更好”?5G技术如何跟业务深度融合并成为电网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中国电科院目前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