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由于5G使用频段比较高,要求部署密度比较大。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未来利用灯杆、电线杆、电塔等部署5G基站,实现“一杆多能”,可能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王继业举例说,再比如变电站,既可作为储能中心,在夜间风电富余、用电低谷时充电,在用电高峰时放电、平衡电网;也可作为数据中心,解决大数据基础设施能耗大、传输成本高等问题,可用于5G配合的边缘计算、本地互联网交易区块链等,实现“多站合一”。

“当电力等能源与互联网、物联网相结合,技术、供应模式等将会发生诸多超乎想象的‘化学变化’,不仅可以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降低用能成本,还将使整个能源领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明显提升。”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认为。

“聪明”的网:会“思考”、主动解决问题

发电和用电的不平衡,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老大难”。而采用了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网,能主动“思考”方案、甚至自己主动解决问题。

“能源互联网是未来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为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解决人类的能源环境问题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方法。”中国科学院褚君浩院士说。

今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首次提出,要建设运营好泛在电力物联网。

“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就是为了实现能源互联网,核心是人工智能技术,终极目标是把所有与电有关的物件连接起来,使电力系统成为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的智慧服务系统。”王继业表示。

比如,这张“聪明”的网能预测、计算和实时调节电网负荷,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能通过能源供给和消费各环节的全面感知,实现优化配置,降低全社会能耗;能自动发现电网故障,由“智能作业机器人”主动抢修。

而这一切,并非十分遥远。据记者了解,这种不停电作业技术,即将在天津智慧能源小镇等多个地方全面应用;包括水、电、气、热在内的全物态能源互联网试点,将在河南兰考县、河北正定县等地启动;服务冬奥会的智慧电网工程,正在加速建设。

“我们计划三年内基本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建立新业态。”王继业表示。

国家能源局此前公布的首批55个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目前正在审核验收。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副主任薛静介绍,这些项目总体以电为核心、以电为总控,集合供冷、供热等,构建多种类型能源的互联网络。

“有些项目成效明显,但也有些结构不尽合理,或者存在现行体制机制障碍。未来能源互联网发展,还需要持续推进相关配套改革,如推进峰谷电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