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五洲表示,智能机器人的应用极大地减轻了人的工作量,有了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每天巡检,工作人员只需要每月巡检一次,节约了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力。他介绍,今年有望在22公里电力隧道中全部安装巡检机器人。

500千伏文山变电站承载着完善中山北部主网架、消纳东北部密集电源送出的重要使命,其中智能机器人的作用不可小觑。该站同时投入4个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两个室内GIS巡视机器人、一个户外设备巡视机器人,一个继保室挂轨机器人,是全国机器人最多的500千伏变电站,实现站内设备智能运维全覆盖。

被称为“大眼萌”的无轨化户外设备巡视机器人可以不分昼夜、风雨无阻,自行完成巡视任务,远程传送数据电脑;“阿童木”可以自动完成10千伏开关紧急分闸操作,而以前这些操作需要工作人员穿着防爆服进到高压室去操作,安全风险较高;继保室挂轨机器人“蜘蛛侠”,摄像头上下一扫,就可以将检查到的数据生成一份压板表,并标识出异常的压板位置,迅速锁定故障,将以往2个人耗时3天的巡查工作,在3个小时以内完成。

南方电网在26条重点措施中提出,推广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装备应用,加快实施“机器替代”,夯实人工智能与业务深度融合发展基础,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对核心业务的牵引性作用,促进电网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一站式”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获得电力”是世界银行每年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中的十大指标之一,对企业的投资意愿有重要影响。我国现行的供电营业规则制定于1996年,在报装程序、耗时、成本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局限,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的快节奏发展。对此,作为制度创新“高地”的自贸试验区之一,珠海横琴自贸区在去年发布了供用电新规,试点对工商业客户投资界面延伸至变压器低压侧,全面采取一站式服务等举措。

“我们跟地方政府建立了畅通的沟通渠道,一有项目进来,我们项目经理马上就跟进。项目建到什么程度,我们的电就配套到什么程度;项目投产的时候我们电已经在那里了,企业只要插上插头即可使用。”横琴供电所所长陈建钿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提升营商环境,让来横琴投资的企业不用去担心用电的问题。”

据统计,新规实施以来,横琴供电所主动收集符合新规的81项潜在客户用电需求,预计为客户节约近2亿元的接电成本。

有了好的营商环境才能“筑巢引凤”,吸引更多领先企业落户大湾区。近年来,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在精简业扩环节、缩短接电时限、降低用电成本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为企业提供“店小二”式贴心的供电服务。据悉,2018年,低压、高压客户业扩报装流程由原来的5个环节,分别缩减为2个和3个环节,中压业扩报装平均用时从2017年的102天降至65天;对粤港澳大湾区新增容量200千伏安及以下小微企业推广低压供电,平均接电用时仅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