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业务在哪里

越来越多的资本杀入设计市场,同时加上业务量的萎缩,逼迫设计院寻找业务点。如果技术能力强的可以直接开始做服务外包,而一些比较弱的,可能还需要给前一个单位干一些擦屁股的活。

虽然饭局比以往少一些,老板不用喝到烂醉,但还是得不停发展人脉、走访维系关系。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可能是为生存而做的必要功课。比如和陌生的业主有时甚至是小伙子说些掏心窝子的话,用充满新鲜与好奇的眼光,用尽智慧只为接上话,旁征博引,有时候连大学女朋友的女朋友琐事也搬了出来,只为不破坏难得的气氛,从社会关心到自身能力侃侃而谈。寻找科技项目、咨询、配电设计、大修技改项目等等,只要能做,都是开口不怕麻烦。

二、人才在哪里

市场突然开放了,却感觉找不到专业人员来干这个活。倘若找到了有经验一点的设计人员,要价又普遍比较高,一个做农网的年入12w都打不下来,好一点的一次设计人员对一般活比较少的设计院是堪称养不起的。设计院最大的成本在人力工资,所以老板的选择是找一到两个核心一点的老人带一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以降低成本,这也成为设计院的首选。但是对年轻人来说,学会设计算是漫长而又很痛苦的一件事情,看规范也有时候看不进,成天要加班,碰到没有加班工资的,很多都受不了,辞职离开,能够妥协继续留下来也基本上是有原因。老板只有继续不断再招人。同时留住这些小伙子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好不容易经过两年的努力,培养了一些骨干员工,又要防止员工跳槽,只有适当考虑给一定公司股份、项目股权给这些员工,才能使他们有归属感。

三、技术竞争能力

没有基础,老板要考虑找顾问、找可套用的图纸,和其他民营设计院竞争。有一定基础,跟国企争业务,老板要考虑做国企不愿意做的光伏、风电项目。一方面对新进员工加强教育,加强管理,有待时日才能形成竞争力,二方面对骨干人员的教育也只能通过上面阐述的让员工有归属感。员工有了归属感,才能切实服务好企业,逐步形成设计院的技术质量体系,才会自觉提高安全意识、承担责任,以企业为核心去提高企业竞争力,不出设计事故。三方面有的设计院只有一套班子的人马,好不容易接到一点业务但又碰到项目同时开火,阵脚大乱,老板又得考虑多渠道借人或者分活给其他设计院,质量控制上又出现问题,竞争力上又打折扣。

四、不做等死,做了找死

一是资金回笼的压力。一个项目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回款,这个阶段如果只有出项、没有进项,老板的压力蹭蹭蹭就上来了,同时还需要掌握领导的风云变化,换一个领导玩法又需要去适应。二是利润的摊薄。评审、车马费、房屋每平米的租金、竞争的压力,逼迫老板抉择。时时告诫自己,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做好找死的准备。

民营电力设计院老板的困惑

五、个人发展

老板没有开公司之前,是有时间考虑个人发展的。开了公司之后,特别是从设计人员转为管理人员的老板一忙起来必须得亲自上,连周六周日都亲自加班。老板带领员工熬夜加班,射出的箭没有回头路,不敢偷懒,成为同学的成功人士偶像只是一瞬间,而没有持续的成果还是回归原点,只有咬牙坚持下来,奔跑吧兄弟。回头还要面对父母的戚戚关爱之心,有没有钱养家里的女人,青丝逐渐变白发。一年下来算算账,有的老板还没有员工拿的多。工作说走就走,老婆旅游要说走就走从此就不敢轻易答应了。面对未来,不知名的陷入焦虑,有时候夜色降临,看到高楼之下来往奔忙的车辆,突然会像韩剧未生一样在楼顶上静静的审视自己的内心,今天又过去了,收获了多少。拷完自己到底是对金钱的追逐,还是对责任的承担,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