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用久了总会坏的,有售后服务的还好,可过了保修期的,再找人维修就比较麻烦了。每年夏秋时节,由于频繁使用,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出毛病的概率较高。而目前在家电维修行业中,仍然存在着部分维修单位或者技术人员通过夸大故障修理难度等手段,让消费者支付更高维修费用等问题。
维修家电频频"挨宰"?
“上个星期修空调花了我120块钱,修理工人硬说是空调外机有问题,要拿去检修,后来我听朋友说,空调外机只需要清洗一下就可以了。”家住市区的李女士抱怨道。由于丈夫前年因病去世,女儿又在外地工作,平时家里就她一个人,遇到什么问题也没个人帮忙,只好全权交给维修工人处理,没想到这次修空调就被人忽悠了。
我们在市场上了解到,不少市民还有遭遇“山寨”维修的经历。7月中旬的时候,市民孙先生家中的电冰箱出现不制冷现象,他便拨打114查找了该品牌维修点的电话。在拨打查号台提供的电话号码后,来了一名声称是厂家维修人员的小伙子。小伙子简单看了一下冰箱后,说是压缩机坏了。但是,由于电冰箱已过保修期,所以,“要交300元维修费,才能换新的。”孙先生依言缴纳了维修费,小伙子为其更换了电冰箱的压缩机。然而,令孙先生没想到的是,换后第三天,电冰箱居然又出现了同样的故障。事后,孙先生经过多方咨询,才发现自己是遇到了“山寨”维修点。
专业维修人员透露,"山寨"维修点大多维修技术不过关、服务态度差、维修部件非厂家提供、收费没有统一标准,甚至修不好还会修坏,使消费者和家电企业都深受其害。
维修价格全凭“一张嘴”
维修价格高、收费不透明,也成为家电消费者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我们调查发现,目前,我市仍有一些家电维修公司存在维修收费不事前告知、维修过程中随意要价,有的甚至以旧配件充当新配件;或违反操作规程偷工减料,屡修屡坏;小毛病说成大毛病,把不需要更换的零件一起更换,从而收取高额维修费用等现象。
陈大叔前些天在几家家电维修店询问空调修理的价格。一修理店老板询问家庭住址后表示,空调上门维修80元起。而另一家维修店的维修人员表示,空调从挂机到柜机的维修费用从100元到400元不等,如果是中央空调,维修费用会更高。部分维修店对维修和零部件的收费各不相同,且价格均无公示。
业内人士表示,家电维修专业性、技术性含量较高,一些家电维修人员正是利用了这点,找理由乱加价、多收费,而在维修时则降低标准,费用则全凭维修人员“一张嘴”说了算,导致了维修质量的下降。
此外,还有一些家电销售和维修企业会通过各种借口设法规避责任。比如,享受国家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优惠政策的产品,毫无例外也应享受“三包”,但是却有一些厂商因该类产品利润较薄,暗地里不执行。
维权投诉无从下手
有些家电维修店为了吸引客户,先许诺上门免费维修,但在维修过程中更换配件的要价很高。还有些维修人员要求将坏家电带回维修部进行检查维修,维修完后再漫天要价。消费者家电知识有限,即使感到被人"耍"了,也无法找到有力的证据。"
面对家电维修行业混乱的现状,电工哥提醒各位消费者,家电维修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拨打品牌客服电话,并在品牌维修点进行维修,千万不要找不正规的维修店进行维修服务。
常见的“黑招”
“尽量多掌握一些家电安装、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专业知识,是消费者有效防范家电维修纠纷、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根本途径。”市消保委工作人员说。同时,他以空调维修为例,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常见的“黑招”。
第一招:投石问路,声称空调需要清洗。维修工故意向空调外机中投进杂物,然后向消费者称空调外机需要开机清洗,而且要价很高。
第二招:屈打成招,弄断连接铜管。在拆装前,维修工先声称连接外机和内机的铜管易折断,趁顾客不注意时,人为弄断铜管,让消费者更换铜管。维修方出售铜管的价格一般是挂机每米80元、柜机每米120元,一般一根新的铜管都在3米以上,这一来消费者就要拿出200至300元钱。
第三招:偷梁换柱,声称压缩机需更换。维修工向消费者称压缩机已经老化或者坏掉,如果不更换会有安全隐患,更换或者维修压缩机的价格要几百甚至上千元。
第四招:加料加价,人为关掉阀门。在拆装或维修过程中,工人关掉阀门,声称空调自然损耗、漏氟,需要重新加氟。普通空调一次需要加5个压的氟,消费者又要多掏200至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