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滞后的功率因数啊
在交流电中,以电压为基准,电流的相角比电压的相角拖后一个角度,就叫电流滞后于电压,电压和电流滞后角度的COSф就是功率因素,因为电流滞后于电压,就是滞后的功率因数。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电感回路中,电感回路的特性是电流不能突变。当交流电源在电感回路上导通的瞬间,电感回路呈现很大的感抗来阻止电流流过,所以将电流的相角滞后90度。由于现在使用的电器中,大部分都是电感性元件,所以回路中呈现电感的,也就是大部分供电回路呈现滞后的功率因数。只有使用电容性元件的回路中,电流将超前于电压,这时叫做超前的功率因数
内功率因数角Ψ与功率因数角φ的区别
内功率因数角与电机参数及负载有关。内功率因数角,即励磁电势E0与电枢电流之间的时间相位角,记为Ψ。
功率因数角, 为电机端电压U和电枢电流I的时间相位角,记为j,仅与负载有关。
内功率因数角、外功率因数角和功角(或称功率角,记为φ)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Ψ = j+φ
内功率因数角,功率因数角,功率角各是指什么
功率因数角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夹角。对发电机而言,存在两个功率因数角:内功率因数角y和外功率因数角j。
内功率因数角,即感应电动势E0与电枢电流之间的时间相位角,记为y。
功率因数角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夹角。对发电机而言,存在两个功率因数角:内功率因数角y和外功率因数角j。
功率角,发电机端电压和空载电势之间的夹角,或发电机转子轴线和同步转速转动时参考轴线之间的夹角。
功率因数角范围是多少
嘿嘿
先把你的老师拉出来,打屁股,咋教的书???在我们公司从事无功补偿设备研发生产销售的30年里,常常有新手提类似的问题。这样:
功率因数,其定义是: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为了推演方便,我们引入了三角函数,也就引入了功率因数角。通常为了方便交流,一般我们规定:功率因数角的取值范围是:
-90度~+90度之间。
其中:0度时,功率因数=1。是电网效率最高的点。-90度~0度之间,是电流超前,我们说是容性功率因数,0度~+90度,是电流滞后,我们叫它感性功率因数。等等。
更多关于无功补偿、功率因数等等问题和资料,可以四芯我,也可到这里来查找和讨论,这里有一帮读过大学的电工老头,干不了多少事情了,但是都以帮助年轻人为乐:zhidao.baidu.com/uteam/view?teamId=36954
三相功率公式中功率因数角是那两个之间的夹角
功率因数是电压和电流相位的夹角。
对于单相用电负荷,功率因数是有物理意义的,三相功率因数没有实际物理意义。如果三相负荷平衡、对称,可以用单相的功率因数代表三相功率因数,但许多场合三相的电流不会一样。
所以也不可能通过测量得到三相功率因数值(尽管现场三相功率因数表是有接线的,但其瞬间值是严重不准确的)。某一瞬间视在功率与有功功率的的相量夹角也是功率因数角。
扩展资料:
功率因数角,即感应电动势E0与电枢电流之间的时间相位角,记为ψ。
电枢磁势Fa对主磁势Ff的影响结果取决于Fa与F之间的空间相对位置,这一空间相对位置又与E0与Ia之间的时间相位角y密切相关。随着ψ的不同,电枢反应所起的作用(助磁、去磁和交磁)也不尽相同。
由于感性、容性或非线性负荷的存在,导致系统存在无功功率,从而导致有功功率不等于视在功率,三者之间关系如下:
S^2=P^2+Q^2;S为视在功率,P为有功功率,Q为无功功率。三者的单位分别为VA(或kVA),W(或kW),var(或kvar)。
简单来讲,在上面的公式中,如果今天的kvar的值为零的话,kVA就会与kW相等,那么供电局发出来的1kVA的电就等于用户1kW的消耗,此时成本效益最高,所以功率因数是供电局非常在意的一个系数。
用户如果没有达到理想的功率因数,相对地就是在消耗供电局的资源,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功率因数是一个法规的限制。就国内而言功率因数规定是必须介于电感性的0.9~1之间,低于0.9时需要接受处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功率因数角
三相功率公式中功率因数角是那两个之间的夹角、功率因数角,就介绍到这里啦!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