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电缆如何选择

根据电流的大小、电缆的安装方式选择。

电缆选择的原则是【简单算法】:

10mm2(含10mm2)以下的线以导线截面积乘以5就是该截面积导线的载流量

相应的截面积100mm2以上乘以乘以2

16mm2、25mm2乘以4

35mm2、50mm2乘以3

70mm2、95mm2乘以2.5

如果导线穿管乘以系数0.8(穿管导线总截面积不超过管截面积的百分之四十)

高温场所使用乘以系数0.9(85摄氏度以内)

裸线(如架空裸线)截面积乘以相应倍率后再乘以2(如16mm2导线:16*4*2)

以上是按铝线截面积计算

铜线升级算是指1.5mm2铜线载流量等于2.5mm2铝线载流量,依次类推。

怎么选择空调的电源线

1.5匹以下或两匹单冷空调,选择2.5平方的铜芯线即可;

两匹或三匹的单相电空调,使用4平方的铜芯线;

三匹或五匹的三相电空调,使用2.5平方的铜芯线就足够了。

空调电线用几平方的

2.5平方的铜线就可以满足空调使用的标准。

2.5平方铜线安全截流25A,最大负荷5500W,而家用空调很少有输入功率超过3000W的,因此2.5平方铜线完全可以满足日常空调的使用。

扩展资料:

空调大小:

国家标准规定,房间空调器的大小按制冷量参数标注。比如一台型号为KFR-22GW的空调,其中数字“22”即表示这台空调的制冷量为2200W的空调器,可以简称为“22型”。 可是现在很多人都不这么叫,而是叫多少多少 “匹”,其实叫“匹”是完全错误的。

“匹”是一种功率单位,1匹(马力)=735W(瓦),过去在日本的口头叫法把输入功率为735W空调叫1匹空调,输入功率为1470W的空调称为2匹空调......但由于空调输入功率不一定刚好是整匹,如1400W或1600W就分别称小2匹和大2匹;介于1匹和2匹之间就称1.5匹等等。

由此可见,这种叫法其实是很不科学的。

其一:反映的数据并不精确,只是一个大概值;

其二:输入功率并不能准确反映空调的实际制冷量。由于空调的质量不同,其能效比也不同(能效比是反映空调制冷效率的参数,即实际制冷量与输入功率的比值,如一台制冷量为3000W的空调,其输入功率为1000W,那么能效比就是3),在输入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其制冷量却并不相同,如一台能效比为2.6,输入功率为1000W的空调,其制冷量就是2600W;而另一台能效比为3.5、输入功率同为1000W的空调,其制冷量就是3500W。可见制冷量就相差很大了,按“匹”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空调制冷量是反映空调制冷能力的重要参数,是空调选型的基本依据,家用空调一般按120-150W制冷量/平方米选型,房间西晒、隔热密封差,还可适当加大,但一般不必超过200W/平米。如一间20平米的卧室,不西晒、密封隔热好,选26型(制冷量2600W)即可;若密封隔热稍差可选30型;若西晒且密封隔热不好,可选32、35型等。如果按输入功率“匹”就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由此可见,所谓的“匹”是不能准确反映空调器制冷能力的,只有按空调型号上标注的制冷量参数才是准确的、科学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缆载流量

空调电缆选择请问如何给空调选择对应型号的电缆

请问如何给空调选择对应型号的电缆

住宅用的进户线多为10²的;居家装修中,多为分路走,所谓分路也就是分工明确,各路负责各路的。

家用特殊大电器,选用6平方线;

每一个空调都单单布线,选用4平方,中央空调视情况而定;

厨房、卫生间选用4平方线;

灯具照明、开关线选用1.5平方线;

插座选用2.5平方线;

建议还是找个专业电工师傅现场交代清楚,至于电缆的选择,买到正品的即可。

空调上用多大的电缆啊

空调功率不同对线的要求不同。

空调电源线最好用铜线,不要用铝线,原则上是越粗越好,具体要用多粗的铜线,要根据这两台空调的总功率来确定。

2匹可用2.5平方毫米的铜线;

3匹可用4平方毫米的铜线;

4到5匹可用6平方毫米的铜线。

请问如何给空调选择对应型号的电缆、空调电缆选择,就介绍到这里啦!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