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世界工业设备不是德国制造也有德国技术

德国大规模城市化是工业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专业化的一个结果。19世纪30年代中期到第一次世纪大战前夕,德国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期间,工业化引起的经济地理结构的变化使德国入口的地域分布发生明显变化,城市化呈现加速趋势,传输居民最终成为国家的主体人口。

德国制造以精工品质闻名世界,主要因素还是德国人特有的严谨刻板、一丝不苟,但也就品质而已,并不代表德国工业有多么碾压世界的能力。二战之前,德国的工业科技实力相当牛,而且人才济济。

1、德国经济政策采取了正确的措施。上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兴起,发达工业国的制造业面临低工资国家的竞争压力,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将制造业转移到低工资国家,将经济增长的重心放到金融等服务行业,造成产业“空心化”。而德国政府、工业界和产业工会却在坚持发展制造业方面高度一致,并通过技术创新使德国制造业的产品进一步呈现出专、精、特、高等特征。这在当时看上去有些保守的决策,今天看来十分具有前瞻性。如今,德国生产的螺丝有成千上万种规格,工业用插头可适用于上千伏电压且耐耗……德国制造成为专业品质、上乘质量的代名词。

中国和德国的重工业技术有何差距

2、适应全球化,德国制造对自身生产体系作出适时调整。德国大工业企业如西门子、大众集团都调整了内部结构,把亏损的部门坚决处理掉,积极采取国际化战略,为世界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德国大银行也放弃了对大工业企业集团的股份,将它们推向资本市场。

中国和德国的重工业技术有何差距

3、国家创新系统,是最大王牌 强调创新也是德国制造领域的一大特点。德国无论大小企业,创新意识都非常强。在技术最先进、利润最高的高端乘用车世界市场上,德国的三大品牌(宝马、奔驰和奥迪)占据了70%的高端车世界市场份额。而同样的汽车制造和出口大国日本却只能在大众档次的乘用车市场上与德国竞争,日本的高端车世界市场份额仅为10%。 其区别就在于:德国三大品牌创新的步伐非常快,奔驰的设计师和研发部门平均每一季度就推出一款新车型,而日本的三大乘用车制造商(包括目前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丰田)的高端车的车型却屈指可数。 德国创新绩效高的重要原因,是它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对创新活动提供强力支撑的国家创新系统。

“德国制造”之所以能够迄今长盛不衰,并在全球化时代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主要得益于德国制造业科技创新、标准化建立的质量体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