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英特尔公司的费金工程师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商品化的CPU微处理器:Intel4004,它被称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

1978年,美国IBM的Bassous等人报道了硅微喷嘴。它是MEMS微结构的起点。

1979年,惠普公司发明了世界第一个MEMS喷墨打印头,MEMS技术开始用于制造喷嘴。

1982年,X光LIGA光刻技术被公布,可开发高深宽比,高精度的2D、3D微结构件及微系统。

1986年,基于MEMS的原子力显微镜(AFM)技术诞生,极大地促进了表面微纳技术的发展。

1987~1988年间,一系列关于微机械和微动力学的技术会议召开,MEMS一词在这些会议中被广泛采纳并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学术用语。1987年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发明了微马达,引起国际学术界的轰动,人们看到了电路与执行部件集成制作的可能性。1988年美国的一批著名科学家提出“小机器、大机遇”,并呼吁美国重视这一重大领域的开发。

1992年,MEMS光栅光调制器问世,广泛应用于显示技术,图像印刷,平板印刷和光通讯中。

1993年,多用户共享MEMS工艺(MUMPS)出现,人们开始研究MEMS的标准工艺。同时,美国ADI公司采用MEMS技术成功实现微型加速度计的商品化,大批量应用于汽车防撞气囊,标志着MEMS技术产业化的开端。

1994年,博世发明硅高深宽比加工的深度反应离子刻蚀工艺(DRIE),成为了MEMS的主流工艺。此后,MEMS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围绕深槽刻蚀技术发展出多种新型加工工艺。

2000年,MEMS高速发展,光学、声学、生物等领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微器件,MEMS光学传感器爆发。

此后,MEMS工艺不断取得进展,商业化浪潮也越发汹涌~

关于MEMS,传感技术就介绍完了,您有什么想法可以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