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共同打造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对于每个产业都至关重要,对于EDA来说,除了需要公司自身发展,还需要政府的投资和客户的支持。

国外EDA巨头也不例外,在1995年进入中国时,Cadence是由新加坡代理的,但随着中国本土半导体行业的成长,Cadence董事决定撤掉新加坡的代理直接打入中国,然而当时的中国业务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于是,中国政府出资建立了一个设计中心,小公司可以免费试用Cadence等外企的EDA工具,这些如今的EDA巨头才得以在中国生存下来。所以,连国际EDA巨头都要靠国家投资才能生存下来,国内EDA公司也同样迫切需要国家发力,共同打造更加适于生存的EDA产业生态环境。

关于客户层面的帮助,以ASML为例,这家世界上最大的光刻机厂商原本认为EUV的市场不大,所以做EUV设备的热情并不强烈。但是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这三家ASML的客户都正朝着先进工艺一往无前,对EUV这种“神器”当然趋之若鹜。所以这三家为了能用上EUV,纷纷开始向ASML投资,这就是客户的重要性。

所以,国产EDA的发展需要一个非常好的生态环境,而这个生态环境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携手,龙头企业要有担当,客户要全力配合。最后,还有国家政策和资金的高度支持。

老生常谈的人才问题

经常会听到“中国集成电路人才缺口高达xx万”这种说法,整个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稀少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而EDA方面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华大九天是中国所有EDA企业中,唯一一家员工超过100人的公司。刘伟平透露,中国从事EDA研发的人才有2000多人,但其中从事国产EDA研发的只有600多人,在华大九天供职的研发人员约300人。

刘伟平还表示,中国每年的应届生中,专业EDA方面的人才只有40~50人。而整个国产EDA产业的人才需求为2000~3000人,所以需要教育界帮忙培养更多人才,国家也能给予更多的人才激励政策。

实际上,几个重要EDA公司的骨干都是华人,所以中国这方面的人才缺乏主要还是与教育体系不完善有关。中美贸易战爆发后,全国上下对于半导体产业有了高度关注,产学研结合也开始变得愈发密切。

例如在2019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大会上,中科院EDA中心与青岛大学、华大九天、新思科技、明导电子等成员共同发起成立了青岛集成电路人才创新联盟。相信这一类产学研联盟的诞生,将会使得未来中国会有更多EDA人才产出。但是如何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也是需要面对的问题。

据刘伟平透露,华大九天每年会有10%的人才流失,而国外EDA公司的高薪往往是国内公司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所以中国EDA公司在留住人才方面也要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