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VIN+(12,13):模拟信号输入端。在1.2V参考电压下,满标度输入摆幅为1.0Vp-p。单端操作时,VIN+可与VCOM连接。
VREF(6):参考电压(1.5V)引脚,使用时应通过一个1μF的旁路电容连接到VSSA。
VREFT,VCOM,VREFB(7,4,8):VREFT和VREFB仅为高阻抗参考旁路管脚,而VCOM则可用作设置输入公用电压VCM,这三个引脚都应当连接0.1μF的旁路电容。
CLK(1):数字时钟输入端。输入频率范围为10MHz~65MHz,输入在时钟的上升沿有效。
DF(15):该引脚为高电平时,输出为二进制补码,该脚低电平时,输出为偏移二进制码。
STBY(28):静态备用模式管脚。高电平时,该器件转到备用模式。
IRS(5):输入范围选择管脚。该脚接VDDA时, 满标度输入摆幅为2VP-P,接VSSA时为1.5VP-P,悬空时为1VP-P。
D0~D9(16~20,23~27):数据输出端。D0是二进制输出数据的最低有效位,D9是最高有效位。
VDDA(2,9,10):模拟电源正极。需与一个3V的直流电源相连并连接一0.1μF的旁路电容到模拟地。电容应紧靠这些引脚,距离不超过1cm处。同时还应并联一4.7μF的电容到模拟地。
VSSA(3,11,14):模拟地。
VDDIO(22):数字电源正端。该脚也应用一个0.1μF的电容旁路到数字地同时用一个4.7μF的电容并联到数字地。该管脚上的电压不能超过VDDA电压300mV以上。
VSSIO(21):数字地。使用时应与数字地相连并远离模拟地。
3、工作原理
图2为ADC10065的内部结构框图。
该器件由采样保持、九级差分电路、时钟控制、数字纠错、带隙精密电源、输出缓冲和管状数据线等七部分组成。根据IRS的状态不同,差分输入端可选择峰峰值为1V、1.5V或2V的模拟信号,其中心值在VCM/2,相位差为180°,但是,差分输入方式可使系统获得较好的性能。芯片内部唯一的一个采样保持级可提供400MHz的全功耗带宽,数字纠错的多级差分电路则可保证在提供优异动态性能的同时具有较低的功耗。ADC10065内部的+1.2V精密基准电源可用来设置该芯片的输入信号峰值范围。在精度要求较高时,也可以使用外部参考电源。其10位数字输出格式即可以是偏移二进制码,也可以是二进制补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