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ers Home片源场景实拍
于是,你会看到自己身处一个1:1的电影院之中,转动头部周围的座椅、墙饰乃至壁挂式音响都清晰可见。
这是陀螺君第一次看到毫无沙窗效应的VR虚拟影院,这种真实感远超在VR头显中的体验。影院的台阶、椅背的花纹、前排扶手上的可口可乐......当这些变得无比真实的时候,大脑会彻底放弃抵抗,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我真的来到电影院了。
这时候再看向前方,“距离幕布20米的1023吋巨幕”这一概念变得具象起来。陀螺君甚至可以从自己脚下的台阶数起,直到巨幕下方刚好20步。实际上,对于沉浸感的需求并不等于极致大的视野。LUCI头显亮眼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被各种死板化的参数条框所束缚,再搭配恰到好处的昏暗影院场景,佩戴者才会真正地置身其中。
LUCI头显的第二个亮点,在于通用性:内容方面,该设备支持2D、3D、360视频、2K、8K片源的播放;硬件方面,该设备则允许用户连接手机、PC、PS4、XBox和Switch。
也就是说,LUCI头显可以作为上述设备的第二屏幕使用。而当immers连接这些设备之后,可体验设备端全部的视频软件和游戏内容,这就为其扩展了更多的使用场景。
首先是游戏,玩家可以通过连接设备得到一个1023吋的游戏巨幕或者追剧神器;其次,还可以替代VR设备观看全景视频、赛事直播;最后,还能成为观影爱好者的便携式播映设备,把家庭影院变成能装在兜里的虚拟影院。
相较VR一体机,immers是一款通用性极强,不受硬件格式限制的头显产品。这意味着只要它能连上的设备所有的内容平台immers都是可以使用的。然而,这些应用的显示方式均为扩屏后的全屏显示,并没有提供虚拟的影院场景以供选择,这点稍显遗憾。
当然,之前有提到immers本身搭配有LUCI Home应用。在国外,你可以用它看各种影视大片、言情泡沫剧或者玩游戏。然而,国内内容目前尚未同步过来,应用主页除了几个测试用短片之外,就只有依靠使用者手动导入才能观看。
值得一提的是,在LUCI Home应用的设置界面可以对应用语言和国家进行修改,之后界面便会以中文形式出现了。
定制化的硬件配置+软件平台+全兼容性+极简操作一起构成了LUCI头显的所谓操作沉浸。这种沉浸感就好像当你走近电影院,就一定会有你想看的那部大片开始播放;你坐在沙发上,就可以随手播到想看的节目,而不用担心没得看或者设备不会用怎么办。
总结
就实际体验来看,硬件层面LUCI头显得益于索尼微型屏和紧凑的光学设计,在普遍头戴式观影设备超过200g的情况下进一步缩减其重量并保留超高清的体验水准。LUCI头显从应用端入手,围绕沉浸式观影的概念推出了3D VR影院场景,使其在众多观影产品中脱颖而出;此外LUCI头显在可扩展性上大作文章,让其兼具多种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