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定制微型屏和反畸变算法,视场角大于同类头戴式影院设备(不是VR设备)的immers打造出的是一块距离佩戴者20米1023吋巨幕的视觉效果,是一款IOD标准观影设备。更大的视野换来的是更大的画面,但这也就意味着PPD的降低,immers也不例外。
其在画面清晰度上可以发现画面两侧成像的确会有色彩泛黄以及边缘模糊的情况出现。不过,与几款VR设备的画面边缘一做对比就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其他VR设备的画面边缘模糊到画面出现色散,字幕、场景部分完全看不清楚细节。
其次是听觉沉浸。 目前,很少有设备在音频方面进行专业的影院级调教模拟,而immers是个例外。该设备采用基于沉浸式体验调教的模拟7.1声道,当通过耳机连接头显时则可以清楚听出沉浸式音效与普通双声道音效的差别。
最后是操作沉浸。
其实在上面有提到很多关于佩戴、设计对沉浸式体验重要性的内容。在这里,我想换一个角度来聊这个话题——硬件配置属性。
正如上述,immers和现有的VR一体机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一款外接式显示器,电源及计算单元均由外界的电脑、手机等设备提供,而VR一体机则是将其所有集成于一身。
论便携性,一体机即拿即用的特性自然要方便不少,但如果是定位观影场景那显然画面效果是放在第一位的。immers在硬件配置方面的亮点在于通体没有一个实体按键,就是说它做到了即插即用的使用方法。
无论是扩屏显示还是启动影院模式,immers都是自动识别片源并跳转到合适的场景当中播放。因此,论操作沉浸感immers的不同之处在于实现了即插即用,如果是连接手机,就等同于一台无需按键操控的自助一体机。
当然,上述说法是基于外接设备本身是移动端且充电宝电量充足的情况下,否则连点亮immers都是件老大难的事。
immers没有按键,是因为其更多功能被集成到了应用软件LUCI Home当中。在国内,LUCI Home是一个自动化操控中心。在这里除了可以显示头显状态,也可以导入各种本地视频文件。
将本地视频拖入,应用会启动设备并自动识别你导入的是2D、3D还是360视频,以合适的模式进行播放。期间如果要切换场景、模式或者任何设置,都可以通过蓝牙连接的手柄实现隔空操作。
目前市面上,主打高清、巨幕显示的设备,大都以眼前固定的巨形荧幕为主,不能转头,四周环境亦是漆黑一片。
初次体验,LUCI头显与电脑连接直接作为分屏显示。但如果是基于LUCI Home应用,观看官方平台或者手动导入的本地片源,那么LUCI Home首先会自动运行一个基于Unity打造的虚拟影院的应用界面,并自动在这一场景中播放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