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由于直接跳过了96层,这也使得长江存储的128层产品已经与国际厂商开始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并且,这次全球首发的128层QLC 3D NAND产品,还领先于业界主要对手。
”长江存储联席首席技术官汤强也表示:“我们在短期内就能把128层的TLC和QLC验证成功,证明我们和合作伙伴已经具备国际领先的研发实力。”
资料显示,三星于2019年6月推出128层TLC 3D NAND,存储容量256Gb,8月实现量产,11月将存储容量提高到单颗芯片512Gb水平。SK海力士2019年6月发布128层TLC 3D NAND,预计2020年进入投产阶段。美光2019年10月宣布128层3D NAND流片出样。铠侠今年1月31日发布112层TLC 3D NAND,量产时间预计将在2020 年下半年。
可以看出,国际存储厂商发布与量产128层3D NAND量产的时间基本落在2019-2020年,但是在QLC、I/O速度等方面,长江存储确实走在了国际厂商的前面。
QLC将成赢利点
QLC是继TLC(3 bit/cell)后3D NAND新的技术形态,具有大容量、高密度等特点,适合于读取密集型应用。每颗X2-6070 QLC闪存芯片拥有128层三维堆栈,共有超过3,665亿个有效的电荷俘获型(Charge-Trap)存储单元 ,每个存储单元可存储4字位(bit)的数据,共提供1.33Tb的存储容量。
如果将记录数据的0或1比喻成数字世界的小“人”,一颗长江存储128层QLC芯片相当于提供3,665亿个房间,每个房间住4“人”,共可容纳约14,660亿“人”居住,是上一代64层单颗芯片容量的5.33倍。
虽然QLC在写入性能和擦写次数方面与TLC相比确实有一定差距,但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和优化,同时,QLC所带来的存储密度和成本优势更加的突出的。
据长江存储介绍,其对QLC的性能上进行了改善,特别是在读取能力方面,读取速度更快,延迟时间更短。目前的在线应用如在线会议、在线视频、在线教育等,更多表现为对存储器读取能力的需求上,一次性写入之后更多是从数据库进行数据的读取,而非频繁写入。因此,在这方面QLC存储器是有其应用优势的。
此外,在成本方面,QLC产品会与同世代TLC也会进一步拉开距离,价格优势将会表现出来。
闪存和SSD领域知名市场研究公司Forward Insights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Gregory Wong认为:“QLC降低了NAND闪存单位字节(Byte)的成本,更适合作为大容量存储介质。随着主流消费类SSD容量迈入512GB及以上,QLC SSD未来市场增量将非常可观。”
Gregory同时表示:“与传统HDD相比,QLC SSD更具性能优势。在企业级领域, QLC SSD将为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带来更低的读延迟,使其更适用于AI计算,机器学习,实时分析和大数据中的读取密集型应用。在消费类领域,QLC将率先在大容量U盘,闪存卡和SSD中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