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弛持有相同观点的还有Gartner半导体研究组分析师副总裁盛陵海。近日,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甚至直言,紫光存储裁撤其上海团队,或主要还是出于资金方面的考量。

而对于在此次调整中,长江存储接受紫光存储DRAM背景人员,有熟悉紫光存储业务的券商分析师近日向本报记者提到,未来长江存储或有可能将在业务上也向DRAM方向延伸。一些国际上的存储芯片巨头也都是NAND和DRAM做的。

TrendForce集邦咨询半导体研究中心(DRAMeXchange)近日也向本报记者称:“长江存储在成立之初就将DRAM作为其发展目标,包括此前招募高启全和坂本幸雄都是为DRAM做准备。”

但从长江存储之前的公开回应中看,彼时长江存储方面对外表示:“紫光长存(上海)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业务一直围绕3D NAND芯片设计、研发、测试工程和系统级解决方案产品等方向全速前进,目前公司运转良好,与总部配合紧密,人员与业务稳定。”

近日,本报记者向长江存储方面核实,但对方表示:“有关业务调整及后续发展方向等问题,以紫光存储提供的应答为准。”

TrendForce集邦咨询半导体研究中心(DRAMeXchange)方面还向本报记者透露,据其了解,紫光存储此前的运营模式是与英特尔签约买入NAND Flash wafer,并制造成品牌SSD、随身碟及记忆卡等各类产品。目前,产品销售方面也仍将继续买入NAND Flash wafer并制成相关产品销售。

紫光存储加码DRAM业务?

在紫光存储近期的对外声明中,公司方面提到,在压缩了NAND部分产品线的同时,还增强了DRAM部分产品线。

近日,记者试图向紫光存储方面咨询具体调整情况,但对方依旧回复称以上述公开声明为准。

众所周知的是,DRAM市场的国际竞争格局更加集中和垄断。紫光存储成立之初,首次推出的也是闪存模组产品,并且至今在天眼查上显示的公开介绍信息,也称自己是一家“闪存产品提供商”。

从国内来看,DRAM方面主要的几家厂商中,除了涉及该业务的紫光集团旗下的紫光存储,还有福建晋华和合肥长鑫。

而紫光存储DRAM相关业务的由来,则还得从紫光国微(59.630, 1.63, 2.81%)(002049.SZ)2018年针对其芯片业务的一次调整说起。

彼时,在紫光国微的几大芯片业务中,也包含有存储芯片业务,该业务当时的主体经营公司为其旗下全资子公司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紫光国芯”)。据悉,西安紫光国芯是国内为数不多拥有世界主流大容量DRAM芯片核心设计的公司,其主营业务包括DRAM芯片设计开发及自有品牌存储器产品的销售,以及存储器相关的测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