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智能电网相关信息,接下来我将从未来能源互联网要突破的不仅仅是最后一公里更是最后一百米,北京智能电网展-天合能源互联网宣传册这几个方面来介绍。
智能电网相关技术文章未来能源互联网要突破的不仅仅是最后一公里更是最后一百米
拼多多这家公司的上市,围绕着创始人,公司的商业模式等方面,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级的话题。拼多多现象对身处能源创业领域的我们,又有哪些值得借鉴和讨论的,今天我们展开一下讨论。
一、关注“沉默的大多数”
拼多多的成功,其实超出了很多人对互联网的理解。大家都认为京东或者淘宝的电商,是中国电子商务的常态,它们面对的已经是消费大多数。但是拼多多告诉我们,在现有的电商消费群之下,有巨大的冰山存在,那就是四五线城市以下的,那些刚刚跨入“准小康”门槛的“后温饱”群体。他们之前所能接触的消费渠道,无非是村头老王开的破门店,或者是小镇菜场边的露天卖场。而拼多多对他们已经是“消费升级”了。
这些“准小康”或者“后温饱”群体,一是数量巨大,上亿的用户数量足以撑起“拼多多”的高估值;二是典型的BOP(金字塔底端)用户,因为处于金字塔底端,原先他们一直被BATJ们所忽视;三是他们一样对美好生活充满渴望。
对能源互联网来说,这种沉默的大多数是否存在?答案是肯定的。它们来自两个方向:
1、大量的用电量在几万到几百万度的中小型用户,在没有充分市场化之前,他们的需求还停留在“有电用”的阶段,甚至许多年用电量在千万级别的用户,对能源管理水平依然停留在非常原始的状态,连最基本的计量数字化都没有,这正是沉默大多数的可能。
2、大量的配用电设备,是真正的沉默大多数。就目前而言,虽然一些企业上了能源管理系统,也做了一部分的现场数字化,但是往往只停留在关口(进线)或者出线,但是再往下延伸到三级计量传感层面,就因为成本和技术原因而无法实现。很多工业互联网项目的痛点也在于此。所以个人认为未来能源互联网要突破的,不仅仅是“最后一公里”,更是最后“一百米”的现场数字化,包括:传感、采集、通信、信息系统等。离开了数字化,能源互联网的所谓“互动化”、“智能化”都是无本之木,这也是“能源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在能源领域的落地关键,存在大量的创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