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汕头电网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地方骨干电源为支撑、以汕头站和胪岗站两座50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的双回链式、环状结构的电网架构,是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地市级电网。

随着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供电量也从2002年的47.29亿千瓦时增加到2017年的190.54亿千瓦时,“用上电”的目标已基本完成,为当地的经济和生活提供坚实的后盾。

两大世界首发技术投运100%风电消纳

而上文提到的南澳岛,可以说是汕头电网发展的一个缩影,见证南澳电网的发展历程,就如同见证了汕头电网的历程。

南澳作为一座海岛,天然具有丰富的风力资源,如今的南澳岛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亚洲第一岛屿风电场”,对风电达到了100%消纳。

不过,风力虽然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资源,但波动性非常大,如何高效消纳一直是业界的一个大难题。

在2013年12月,汕头供电局对此有了大突破。当时,汕头供电局在南澳投入了世界上首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成功破解了可再生能源平稳、安全、大规模接入大电网的技术难题,展示了多端柔性直流在新能源接入方面的技术优势。自投运以来,累计送电8.75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34.99万吨标准煤,减排87.21万吨二氧化碳。

2017年12月,南澳再次成功投运了世界上首台机械式高压直流断路器,为新能源并网消纳提供更好的保障。

汕头供电局还与广东电科院、电科院能源技术公司签订创新联动合作框架协议,在技术上不断寻求创新,为电网建设提供更多的可能。

智能电网建设绿色高效

两大世界级先进技术工程的成功投运,不仅从绿色的角度向“用好电”迈近了一步,也为南澳建立智能电网奠定了夯实基础。

“如今,南澳的供电稳定性,可以说比汕头市区还要好。”办公室主任谢伟群如是说。那么,作为一个小小的海岛,南澳岛电网是如何做到的呢?

原来,今年汕头供电局将投资2.4亿元建设南澳岛屿智能电网示范区,探索实践具有“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特征的零排放、海岛型智能电网。

依托南澳岛丰富的风力资源,以及先进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技术,将在南澳岛形成一个完整的“微电网”,不仅满足本岛的电力需求,还能将剩余80%左右的电力输往市内,为可靠供电添砖加瓦,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做支撑。

智能电网中的“智能”二字,一方面表现为电网运维的数字化,运用先进的物联网等技术应用,运维手段更加多样化、远程化、智能化。如新采用的物联网通信技术Lora,具有低功耗、远距离、低成本、组网方便的优势,克服了过去通信技术功耗大、穿透性不强的局限。一方面表现为用电服务的智能化,通过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分析用户的用电习惯,精准描绘用户画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供电计划,同时也可根据用电习惯,反馈于发电端,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