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磊指出,NB-IoT芯片中除了包含通信模块之外,如果还能具有独立的物联网MCU处理器,用户则不需要再独立购买MCU芯片,那么这颗芯片不光是一颗物联网通信芯片,还能满足物联网终端完整生命周期内通信、计算、存储、安全等综合需求,这样不仅能降低终端企业采购芯片的成本,还能帮助芯片企业扩大自己的市场。
生态挖掘是下一阶段主要赛道
华为中国运营商业务部副总裁杨涛曾公开谈到,目前NB-IoT已经进入4000万个行业当中,尤其在智慧抄表领域已经突破千万级的连接量,智慧消防、资产管理等应用的连接量亦达到数百万。
赛迪顾问高级咨询师周玥对《中国电子报》记者指出,随着NB-IoT生态进入了蓬勃发展期,成本的制约作用逐渐减弱,芯片对应用场景和生态的不断挖掘,是芯片企业下一阶段的新赛道。
中移物联网公司指出,下一阶段,芯片企业应逐步摸索物联网应用典型场景的需求,结合云服务、物联网操作系统、连接管理等应用打造整体解决方案。
“对于芯片企业来说,要主动为细分市场创造更多价值,贴着应用场景来定义芯片。刚需场景不会因为网络性能的好坏改变联网需求,因此芯片企业要提高产品性能,主动为终端和用户减小网络环境等外部因素可能造成的产品性能和网络接入问题。”陈正磊说。
近年来涌现出一批主攻NB-IoT领域的初创企业,相比高通、华为海思、紫光展锐、联发科等业务涉猎极其广泛的头部芯片厂商,这些初创企业更能专一和专注地“精耕细作”,对贴合细分领域的应用场景把握得更为精准,有望逐步摸索物联网应用典型场景的需求,产品更具定制化。以芯翼信息科技、上海移芯、诺领、智联安为代表的芯片企业快速入局,并在NB-IoT市场中崭露头角。这些企业针对智能城市、资产跟踪器、可穿戴设备和运输管理等物联网应用场景展开深度探索,研发并实现了一定规模的量产,有部分产品已经应用到相应的场景中。
芯翼信息科技日前宣布完成了近2亿元A+轮融资。据了解,此次融资是截至目前已知NB-IoT领域中最大的单笔融资额。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资方和券商秉持着对市场动向的谨慎态度,仍然为NB-IoT市场带来了好消息。由此可见,在国家新基建等政策推动和运营商、芯片厂商等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下,NB-IoT应用场景落地将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关于物联网就介绍完了,您有什么想法可以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