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业务的宽度上,我们当前是在结构化道路,未来我们要往城市的道路上走,很多的客户其实提出了要适应更多的场景,往城市道路、停车场这个方向去进一步覆盖。终极状态是高精地图要做到全域的覆盖这样的目标,这个是在宽度上的一个思考,是进一步去拓展高精地图的覆盖范围。
其次,在应用的高度上,我们在想当前高精地图的作用主要还是服务于高精度自定位的功能,随着高精地图的数据质量不断提升,数据的鲜度越来越好,要素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时候,高精度地图可以发挥在自动驾驶里面更多的作用。一个是我们可以去结合规划和控制,做更好的一个全局车道级的路线规划,并且基于我们地图相关的属性可以做更好的一个车辆控制,不仅是安全,通过考虑舒适,这是一个高精度地图可以向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更进一步就是我们地图还可以服务于感知、决策,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驾驶行为,其实会产生很多的经验,这些经验其实有很多是跟地理的这些信息场景相关的,比如说我开车过一个匝道,往往匝道限速30,但是没有摄像头的情况下我可能不会用30去开这个匝道,我可能60就可以过,这种经验以及我实际行车的路线不一定是严格在这个车道线上的所以这种知识经验类的信息是可以作为一个高精度地图之上的一个图层来产品到这个高精度地图里面,这个里面我们就会把高精度地图做成一个有认知的地图,去帮助更好的自动驾驶去做相关的一些决策,一些控制等等,这是认为自动驾驶地图我们整个还是在自动驾驶这个大方向内去看我们高精度地图的作用,这也是决定了我们高精度地图的一个业务高度,能不能做这么大的一个范围来。
还有就是商业模式,随着5G的环境越来越好,高精度地图以后可能是服务的形态,它只在云端,所有的车是连的从一份高精度地图,它就变成了虚拟感知的云端环境,拥有上帝视角,所以这是我们的终极商业模式,这个商业模式建立了以后可以根据用量,你的车到底行驶了多长距离、开启了多少自动驾驶、用了多少地图,可以用这个方式去做高精度地图的一个商业模式。整体这个业务的规划,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规划得很好,但是往任何方向去迈一步都是非常有难度的,这个也需要我们从业者大家一起去做更多的思考和实践,来看一看我们高精度地图到底下一步未来往哪一个方向去走。
有了一些规划的目标,怎么去做、怎么去实现,这是一个路径的问题,在路径上我们也总结出了两个信息,就是数据和服务的两个量产闭环。首先是服务,高精度地图还是服务于客户To B的业务,我们跟客户之间要形成一个整体正向的服务闭环,服务的闭环就是我们需要更懂自动驾驶,客户给我们提出的需求我们进行了满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和应用是形成了更好的know how的积累和循环,我们希望在这个循环里面不断跟客户去做打磨,到底有多少的质量标准,这个跟C端用户的使用是非常强相关的,首先是第一个闭环我们需要去懂自动驾驶,做哪些,做怎么样的高精度地图。其次是在数据实现的闭环,当前大家也知道,现在图商第一版图往往都是自己用自主的采集程序做,现在的覆盖范围是说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未来高精度地图是比导航地图要求更高的鲜度,它是给自动驾驶和机器来用的所以它对鲜度的要求更高。